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创客帮-青少年创客创意社区

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进入黑白视界 尝试黑白摄影

[复制链接]
老哈 发表于 2014-1-27 11: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09113V160-0.jpg
    摄影是透过光线与色彩描绘世界的艺术,而黑白摄影则能带你重新认识这由光构建的世界。少了色彩的干扰,光线以纯粹黑白重新描绘出世界原有的样貌— 光从云间穿透,在水面跳跃,在砖墙上描绘出斑驳裂痕,飘然隐匿在那悠然午睡着的黑猫身形中……
09113R158-1.jpg
    进入黑白视界
    透过朴素的光影,不停流逝的时间便在黑与白间显现。 这是观看身边世界的另一种方式,无穷无尽的创意也将从此油然而生,使你重新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镜头之下,你的视界将焕然一新!
    摆脱了色彩的干扰,细节在黑与白之间一一展现。 父亲的大手上纹路沧桑分明,托着婴儿白晰稚嫩的小脚,质感上的对比分明立现。

你想拍什么?
    摄影者透过相机看世界,观看者则透过相片追寻引发摄影者按下快门的感动。想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关键就在于拍摄前的构思:是什么触动了你按下快门的念头? 如果你只能运用文字记录眼前的景象,你会怎样描述? 这简单的步骤可以帮助你厘清拍摄的主题,并从而决定用镜、构图等技术性问题。当背景呼应了主题,构图型塑了视界,色调营造出氛围时,画面便具备了完整性,你的摄影作品也就拥有了为自己发声的力量。
    秋天的午后,摄影师注意到这些行人在桥边阅报的景象,恰巧构成一幅意态闲适又颇具视觉趣味的照片。地上的白色方格正呼应中央读报者的角度,另外两人则发挥了平衡画面的作用;摄影师故意采用极高感光度来拍摄,让画面质感略显粗糙而富有历史感。
09113V162-2.jpg
    犀利的基本原则
    拍出对焦准确、鲜明锐利的画面,是拍好黑白摄影的入门条件之一。 锐利清晰的风格适合表现细节与线条之美,忠实地将镜头前的世界记录下来,给予观看者最丰富的视觉感受。藉由锐利的镜头,天鹅绒般细致的花瓣能触手可及,海洋在阳光下映照出的万千波纹,也能在照片中幻化为银光粼粼,永远留驻在我们的眼底;街角拾荒的老妇、古墙上斑驳的苔痕,更需要清晰的画质做舞台,让岁月悄悄留下的悲苦与喜乐,在纹理中展现痕迹。透过准确对焦的镜头,你便是这世界最忠实的见证者。
    运用广角镜头及较小光圈,摄影师准确捕捉了阳光下石狮雕像与枯叶堆的线条细节之美,又不失应有的立体感。仔细看看,枯叶堆的纹理与石狮头部的雕纹是不是颇有呼应之处?
09113SO7-3.jpg
    模糊之美
    模糊的画面带有温润柔软的质感,适合营造气氛,也可与对焦清晰的主题搭配,引导观看者视觉方向的进行。运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捕捉运动中的物体,即可捕捉物体移动的轨迹,塑造出行动的速度感;以大光圈近距离拍摄物体时,朦胧的浅景深则能使清楚入焦的主体更能吸引视线。 在20世纪初,摄影师们甚至认为唯有朦胧写意的摄影风格才是艺术创作的准则,从而创造了引领风骚数十年的画意摄影(Pictorialism)一派。
    柔和的灰阶色调与迷离的模糊效果,充分传达了欧洲小镇老街入夜后闲适的气息。

简述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的区别
09113U920-4.jpg
    无疑,当今是彩色摄影的时代。但为什么许多严肃的摄影家仍然把黑白摄影作为表现的艺术形式呢?一个基本原因是我们比较喜爱黑白摄影的高度抽象能力,它能使我们更鲜明地自由处理线条和结构,光线和阴影。让我们倾听一下黑白摄影家说的话吧:
    “我或许会喜欢彩色,但总的说来,它缺乏感染力,而出自一位好摄影师之手的黑白照片却具有这种感染力”。
    “彩色较黑白更为真实,常常是过于真实,让你停留在此时此地而已,而不是给人以更深刻、更抽象的形象”。
    “黑白摄影能赋于景物一种气魄,能强调它的重要性,而色彩是无法揭示这些的”。
09113S610-5.jpg
    除此之外,我也一直在收集其他专业黑白摄影家的意见。他们说,当我们拍彩色照片时,影象常常是记录性的,或者说,它们只是带有色彩的照片。有的人则用彩色片拍摄单色调照片,他们说,大量的彩色照片若用黑白片来拍,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如果你赞同以上的看法,你就应该认清自己的这种偏爱并继续探索黑白摄影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你必须懂得怎样通过色彩的消除,使线条和形状等因素产生更强烈更深刻的表现力。
    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在热衷于黑白摄影的同时也在寻求把彩色照片拍得更生动更有感染力的特殊方法。这可能比黑白照片更困难些。基本的途径是充分利用色彩的真实感,或者故意降低这种真实感,来获得特殊的有时是更抽象的效果。例如像我看过的一些最出色的彩色照片、这些降低了色彩真实感的照片看来似乎创造出一种和主题相违背的意识。这对无生命的被摄物来讲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人物摄影来说就困难得多了”
09113U295-6.jpg
    摄影家可以用许多特殊技术来获得这种特殊效果。特别有趣的两种方法是:通过改变拍摄角度引起结构上的变形以及使用滤镜来改变色彩。此外,彩色摄影家可以在大片单色调中点缀一点其他色彩,或用比较鲜艳夺目的色彩来求得特殊效果。采用模糊调焦也能获得一种特殊情调。许多优秀的摄影师使我们看到了平常看不到的东西,使我们感到惊奇。在某些作品中,形象甚至变成了超现实的。
    为什么战争中伤员的彩色照片比黑白的效果更好呢?十分明显,:是因为事件的冷酷无情加上经常出现的血迹使照片得到了加强。同样,色彩的真实感也能增强其他一些纪实用许的效果,像饥饿的儿童、年迈的老人或病人等形象。色彩的真实感还能用来强化抗议性的照片或者十分强有力地把恶劣的社会条件纪录下来。一名称职的摄影师将利用色彩使照片真正触动我们。他不会让一大片明亮而显眼的色彩来掩盖他希望表达的感情。
    当然,利用色彩的真实性造成情感上的强烈的效果,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在令人愉快的气氛中,为了增强我们所关心或热爱的人物照片的效果,色彩的真实感也是相当有用的。一些富于创造性的摄影师甚至能够利用色彩的真实性来揭示主题的本质,如海洋、大地和目技界的特写镜头等。
    因此,没有人会叫你放弃黑白摄影或偏爱黑白摄影,但你可以加人既爱黑白摄影同时也探索彩色摄影的行列,这样可以开阔你的眼界。


        黑白,有永生的基因


09113Q610-7.jpg

        亚当斯作品

黑白,有永生的基因
文:鲍昆
在摄影术诞生的时候,因技术所限,摄影所呈现的效果只是在黑白两色之间。那时,摄影家和摄影技术制造商们,孜孜追求的是在黑白两色之间,尽可能拓展丰富的影调。这也是在追求摄影对于现实世界纪录的完整表现,因为丰富的线性影调呈现,正好也是对一切现实细节最忠实的纪录。
这个时候,影像的黑白色调还根本谈不上美学意义的认识。塔尔伯特为了能够让照片更为广泛的传播和方便欣赏,发明了的摄影正负系统。但是这个系统式建立在纸质感光材料基础上的,纸张粗粝的材质让黑白影像本身模糊不清,所以塔尔伯特的方法在当时只能算是对社会需要的权宜之计,保证了人们在欣赏观看照片之时,不必再随着光线条件费劲地寻找最佳观看角度,而且可以大量复制。
1851年,英国人佛莱德里克·斯科特·阿彻尔(Fredrick Scott Archer 1813 - 1857)发明将硝化棉溶于碘化钾形成感光乳剂,并马上涂布在玻璃上曝光的湿法火棉胶玻璃版(Wet Plate Collodion)摄影法,可以顺利地正常观看细腻黑白影调的照片出现了。湿法摄影的发明,本来可以让摄影术产生典型性的独立的美学观,但不幸的是,在传统绘画艺术界的强烈打压下,这一重要的学术工作并未诞生。
摄影家们为了挤进有艺术沙龙的展览体制并获得社会地位,反而将黑白摄影在视觉媒介效果上那些独一无二的特征主动放弃,选择让照片的效果向传统的绘画特征靠拢。他们视摄影精细的细节再现和丰富的影调是他们进入传统艺术殿堂的障碍,不厌其烦地用黑白摄影模仿和再现绘画艺术的特征,比如绘画的朦胧感、笔触感。为此他们利用各种手工方法改变黑白照片的表征,放弃正常的影调,提高黑白反差等,并把能够成功模仿绘画的摄影称为"高艺术摄影"。这一时期曾经影响了摄影相当长的时间,在摄影史中称为画意摄影时期。

黑白走向极致
让摄影形成自身美学特征的时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了。建立摄影瞬间性美学观念的主要是以法国为首的欧洲人,建立摄影细节表现力美学特征的则是以亚当斯、韦斯顿等的美国人。他们以大画幅的黑白摄影底片和精良的镜头,证明了摄影不同于其它视觉媒介的表现能力。亚当斯发明了黑白摄影的区域曝光法,将摄影的记录和还原对象的能力提升到极致。
亚当斯让彩色时代之前的黑白摄影在这一方面的可能性基本终结。从亚当斯之后,黑白摄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美学理念。

彩色浪潮里的黑白素质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柯达公司精明的市场策略,摄影的彩色化大规模开始。这一巨大的变化,给了黑白摄影方式前所未有的冲击。首先从北美开始,渐渐辐射到欧洲和亚洲,黑白摄影渐渐退出大众消费领域。人们喜欢色彩艳丽的照片,更喜欢由柯达公司创立的后期加工冲印的服务体系。
唯独例外的是从二战前后形成文化的专业新闻摄影领域,比如摄影精英云集的黑星、马格南、伽马,以及稍晚的联系等图片社的记者们,他们仍然钟情于早期黑白摄影的影像风格,坚持使用黑白胶片。他们认为黑白摄影更能体现他们的专业素养,而这种素养是他们区别于一般媒体记者的精英特征。但是,晚近兴起的数码摄影和摄影器材的普及化,不断瓦解他们引以为豪的传统风格,甚至瓦解他们的业务权威地位。在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过程中,他们的坚守最终成了葬送图片社行业存在的原因之一。

顺序倒错的中国
作为后进的中国摄影,与以上过程的关系是有些倒错的。彩色摄影进入中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后,比西方的进程大约晚了近二十年。改革开放的结果,让中国的摄影人在不到三十年内恶补西方摄影的全进程,其中还包括彩色摄影之前的近百年的黑白历程。在十年左右的彩色普及之后,一些摄影人开始补课黑白摄影。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物质化和财富化的提高,一些有经济实力的摄影人时尚大画幅相机摄影和相应的黑白摄影,并且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爱好。大画幅摄影和黑白摄影,在西方除了专业的广告与纯艺术领域之外,基本属于摄影院校的教育课程,而非一般摄影者的需求。
中国的这种情况明显属于例外,具有补偿性需求的性质。这也造成目前在世界上数码影像打印输出成为主流的局面下,中国反而成为世界上大画幅相机和黑白摄影材料最大消费市场的原因。(实际上,半个多世纪前的中国摄影人们,曾经娴熟地掌握过黑白摄影,甚至以"黑白"命名摄影团体"上海黑白影社"。只是那时的中国摄影还处于业余级别,未能将"黑白"进行美学性质的深入思考。1937年爆发的日本侵华战争,则彻底切断了这一可能,从此摄影成了很长时间的政治工具。)

今天的黑白
银盐黑白摄影在今天已经属于文化遗产性质的古董工艺,但作为影像文化历史的基因,它当然会永远存在下去。黑白摄影相比较今日之数码摄影,更能体现人类的手艺劳动精神,这种精神是保持人类基本活力的永恒需要。黑白摄影的真髓,是摄影者面对色彩世界用黑白灰修辞效果转译它的能力。也因此,黑白摄影保留的价值并不在于它被人们的想象所赋予的"专业效果",而在于它内在的文化精神。
在银盐材料日益稀少的今天,"黑白"效果的呈现无疑转到了数码领域。原来充斥着药水气味的洗印暗房,也转为明室条件下的电脑屏幕操控,电脑软件的功能也替代了暗房中许多复杂的劳动。那么"黑白"的美学效果和趣味还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
需要指出的是,数码平台下的黑白效果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因为材料和工艺全都变了。数码给了黑白摄影全新的可能性,比如数码增强了影调的可控范围,输出的打印工艺和墨水可以增加影像在色调和颗粒上微妙的情绪倾向。数码软件还可以在黑白影调基础之上进行类似于人工染色的可能,这些都会创造出更为复杂的视觉效果。
数码技术的出现,为我们的摄影添加了更多的可能性,对黑白摄影更如是。但是如果只是利用数码技术重现原来银盐黑白摄影的效果,意义就不大了。比如,现在许多人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黑白效果的照片,然后直接输出,实际上并无意义。数码时代的黑白摄影,秉承的应该是原来黑白摄影的那种探索精神,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其效果。
无论彩色、黑白,都是我们理解世界,解释世界的手段和方式。从这点上说,黑白两色永远是艺术家和摄影家手中魅力无穷的创作元素。将多元的世界和丰富的色彩用黑白来阐释,是一件永远迷人的事情。
2011-08-29
本文发表在2011年10月号《摄影之友》杂志上

09113S049-8.jpg

        亚当斯作品
09113S315-9.jpg

亚当斯作品
好心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热线
400-1234-888 周一至周日:09:00 - 21:00
公司地址:襄阳市樊城区长虹路现代城5号楼188

创客帮MAKER.BAND青少年创客创意社区是一个融教育、科技、体育资讯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专注于教育创新、专注于科技体育、专注于教育资讯。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