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创客帮-青少年创客创意社区

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职教] 教学铺垫不能少

[复制链接]
sukay 发表于 2013-11-14 17: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几乎每个一线教师在课堂中都遇到过这样尴尬的场景:无论教师怎样点拨引导,学生就是启而不发,回答不到关键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师的角度看,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点拨前没有作必要的教学铺垫。

  何谓教学铺垫?余映潮老师说:“教学铺垫,是为了顺利进行目标教学而进行的引入知识、简介背景、预读课文、调动情绪等等,降低坡度、由易及难、由远及近、渐渐引入的辅设工作。”那么,教学铺垫所依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学情。教师在讲课前,要想尽一切办法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已有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在教学中方能有的放矢,巧妙铺垫,让学生有最大的收获。忽视学情,不进行铺垫,我们将会得到惨痛的教训。我曾借班讲《陈情表》公开课,课堂中一个问题是分析李密贬低自己的用意。结果学生几乎都认为:“这一句表达了李密宁死只忠于一个国家的感情。”这是明显的误读。当我点拨时,课堂出现了“启而不发”的现象,学生都一脸迷惑。分析这个环节失败的原因,我认为是点拨前没有相应的教学铺垫,没有教学铺垫是因为我对学情把握不准。课后分析学情,我发现学生上课时拿到课文,没有预习,不知道李密是谁,不了解改朝换代之时的情况;他们心中只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潇洒,而不知道现实的险恶。而这一句的理解必须结合李密的情况和改朝换代的背景。但是,我在上课时却直接略过了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不了解学情,不进行教学铺垫,课怎能不失败?

  那么,教学铺垫有哪些类别呢?我把它分为两类。

   第一类教学铺垫是为解决某一较难问题而作的小铺垫,时间一般较短。
这一类铺垫或引入背景,或介绍作者,或讲解知识,或用误例引路,或用比较侧击,或引导学生关注原文细节,或引入学生生活体验,从而使难题得到圆满的解决。再讲《陈情表》,分析李密贬低自己的用意前,我特别认真地作了相应的教学铺垫,详细地向学生介绍了当时的背景,介绍了新朝皇帝司马炎的阴险多疑和李密的两难。于是,学生很轻松地回答到了关键处:“李密在第三段中说这几句话,是为了打消晋武帝的疑虑……”此环节中,为解决解题而介绍背景、晋武帝、李密,就是小铺垫,它填补了学生知识上的空白,让学生在关键问题的解答中跳一跳摘到了桃子。可以说,几乎每一节课都需要作这种小铺垫,教师绝对不能轻视。

  第二类铺垫是为了重点环节而作的大铺垫,时间一般较长。
这种铺垫,本身就是由一个个小环节组成,层层铺垫只为了后半课时重点环节的出现。此种大铺垫使课堂层层推进,步步登高,结构严谨。上海的周效放老师讲《药》第四部分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分别补白夏大妈和华大妈的心理,即分别在“便有些踌躇”和“这坟里也是儿子了”这句话后续写心理。若一上课就抛出这两个问题,学生一定会出现“启而不发”的情状。周老师很聪明地作了两个环节的铺垫:第一环节,引导学生分析坟场小路的作用,析出小路左右坟地的不同;第二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夏大妈也来这么早?”分析出夏大妈除想念儿子外,还有怕被人看到而羞愧的心理。有了这两个环节的铺垫,当教师引导学生补白夏大妈和华大妈心理时,一切水到渠成,学生精彩的发言补白了两个可怜母亲的心理。整节课环环相扣,前面两个环节的铺垫似无意却显匠心。

  当课堂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时,我们必须停下来分析学情,进行必要的教学铺垫。教学铺垫,让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问题解决的流程与方法。所以,教学铺垫绝不能少。

  (作者单位:新郑市第三中学 贾会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热线
400-1234-888 周一至周日:09:00 - 21:00
公司地址:襄阳市樊城区长虹路现代城5号楼188

创客帮MAKER.BAND青少年创客创意社区是一个融教育、科技、体育资讯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专注于教育创新、专注于科技体育、专注于教育资讯。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