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创客帮-青少年创客创意社区

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教学课件] 五问微课程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微课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新方式。对于教师个体而言,微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微”:微问题、微故事、微研究,将眼光放低,着重关注常态的教育教学事件,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
  微课程很受教师欢迎,对教师成长有帮助,但微课程并不是万能的。任何教育变革,最核心的因素是人。人的主观意识、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任何变革都不可能成功。
  下面是对微课程提出的五个问题供我们学习之用。
  1. 微课程一事一议,一事一课,不可穷尽,挂一漏万,开发那么多,有意义吗?
  答:细节最动人。教育,唯有走近细微处,才更能打动人心;唯有走进细节,才是真教育。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正是这样的具体事件组成了教育过程。孩子也是在具体的教育事件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成长。我们试图寻找一劳永逸的妙招,甚至也想创造适合所有场景的教育方式。但这终究只是理想状态,其实这样的妙招和方式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孩子的个性是丰富多彩的,适用于他们的教育方式也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
  每一个突发教育事件,都考验着教师的临场智慧。临场智慧从哪里来?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也很难有一模一样的教育场景。教师只能从这些众多的“唯一”事件中,寻找相同与不同,领悟和把握教育规律,提升教育实践智慧。这种实践智慧需要一次次的积累,由量的积累才能引起质的变化。教育的复杂性正说明了这些“不可穷尽,挂一漏万”的案例的价值所在。正是这种不完美、草根性,成就着教师“微研究”的质量。
  有老师可能还会认为,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案例和故事,没有改变教育观念来得快。是的,理念确实很重要。但我们也常常看到,老师们接受、认同了理念,但往往苦于没有落实理念的好的操作方法,导致理念和行为之间相差甚远。而这一个个具体的故事、案例,渗透着理念,承载着价值观。案例是理论的故乡,实践渗透理念。教师在学习和开发微课程的过程中,体会着理念与实践的融合。
  2. 微课程,因为极其精炼,将故事的背景、教师的情感都屏蔽了。情感是教育的前提,离开了情感,这样的案例还真实吗?还有用吗?
  答:是的,有一种说法是离开了情感,就不存在教育。但问题也恰恰在于此:情感不能复制。既然不能复制,那我们又怎样进行教师培训呢?教育是艺术,不仅仅是技术,更需要爱心、责任、担当等情感的投入。教育=情感+技术(专业)。虽然情感不能复制,但技术是可传播的,也是必要的。所以,微课程有去情感化的追求。情感因素因人而异,不可复制。从这个角度来看,去情感化的案例,更适合教师学习。去情感化的教师培训,更人文,更宜传播。
当然,这不是说情感在教育中不重要,而是说情感不便传播和复制。所以,极端一点说,微课程传播的是教育技术,每位学习者结合自身特点,用习得的技术,融进个体的情感,创造更为丰满的、富含自身情感的故事和案例,善莫大焉。再说,情感不是无缘无故生发的,教育情感也应如此。
  3.到底是开发微课程重要,还是使用微课程重要?哪个更有价值?
  答:微课程对不同基础的教师有不同的作用。对于入职型教师,可以学习微课程案例为主,主要作用在于激活职业敏感,降低教育视角,启发教育实践;对于经验型教师,可以学习、开发并重,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反思,启发和积累实践智慧;对于研究型教师,可以开发为主,主要作用在于创造故事,梳理、提炼成果,传播辐射,以影响更多的人,同时达成自我认同,增强持续研究的动力。
  因此,待成熟的教师着重于运用微课程,成熟的教师侧重于创造新故事,开发微课程。对于教师个体而言,核心价值在于“微”:微问题、微故事、微研究,将眼光放低,着重关注常态的教育教学事件,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对于学校而言,核心价值在于学习、开发微课程的过程之中。学习、开发微课程的过程即为启发教师实践、思考、提升、交流、分享的过程。全校教师在欣赏与被欣赏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完成向同伴学习与自我反思。
  一句话概括,微课程只是教师研修的一种方式,微课程最大价值在于研究案例、创造故事的过程。不能为了微课程而微课程。
  4. 教师开发微课程将主要精力放在PPT制作上,如何引导?
  答:开发微课程要筛选素材,提炼内容,还要配上合适的图片和音乐,制作时间长,耗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过于追求形式完美,转移了教师注意力,削弱了微课程的内涵。我们建议这样处理:提倡在空白背景的PPT母板上制作,重点关注文字和内涵,后续的美化、制作请专人代劳。
  5.微课程是“微”时代的产物,属于快餐文化,这是不是走偏了?
  答:确实,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这是一个快的时代、微的时代。快,难免“肤浅”;微,难免“浮躁”。但无可回避的是,我们身处这样一个时代,要想改变事物,只有认同它、接纳它,才有可能影响它,继而才可能引领它。通过微课程,我们并非要引领一个时代的教育,只是希望创造出更适合教师学习的新方式,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附录:一位老师的微课程体验
  有个微课程说的是一个学校很多老师申请专利的事。我由此受到启发:老师可以申请专利,为什么不能让学生也申请专利呢?于是我们的“专利墙”出现了。
  专利墙就是把学生好的做法展示出来,比如黄祥和心平气和法、冯可怡阅读法、王晓倩整理衣物法等等。然后,由他们说说自己具体是怎么操作的,让孩子教孩子。我发现很多孩子都成了小专家,很多学生愿意跟着学,心中很是欣慰。
  我们专利墙上的内容不断丰富,孩子们的热情不断高涨,纷纷介绍自己的先进经验。很多老师也到我们班来参观,学习专利墙的操作流程。介绍专利墙看似容易,但讲解起来却很费劲。为何不用微课程来呈现呢?
  我刚开始以为,开发微课程就是把专利墙的内容展示出来,配上图片和文字,再加上音乐就可以了。作品出炉后,我请李玉平老师指导。李老师认为:“这不是微课,而是加了音乐的幻灯片,作为一个旁观者看不明白。前后跨度太大,你应该像讲故事一样让人一看就明白。”原来,仅在图片的精美、文字的优美上下工夫是不行的,应该用简单的语言来提炼、归纳,让整个操作流程简洁明了。
  我重新再做。首先讲了一个小故事,说班里有一群小专家,接着介绍了他们的“专利”,然后把他们的“专利”进行分类,最后谈谈孩子们的成长进步……李老师对修改过的微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孩子们看了我的微课程,纷纷说“老师您给了我灵感”“我知道自己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挖掘潜力”“我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成为专家”……孩子们的积极性可高了!
  一个5分钟的微课程,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很多人知道了专利墙,很多人在模仿专利墙,很多人在网上和我探讨专利墙的进一步挖掘,更有一些老师在网上叫我“张专家”。
  在开发微课程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归纳总结、化繁就简,学会了深入思考、求助分享,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研究者,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热线
400-1234-888 周一至周日:09:00 - 21:00
公司地址:襄阳市樊城区长虹路现代城5号楼188

创客帮MAKER.BAND青少年创客创意社区是一个融教育、科技、体育资讯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专注于教育创新、专注于科技体育、专注于教育资讯。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