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创客帮-青少年创客创意社区

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简简单单 发表于 2017-3-13 16: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茨河镇陶湾中心小学   高晶
       数学是知识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学科,有许多的内容可以直接通过学生的迁移与类比、猜想与验证、交流与辨析的数学思想来完成。但也有许多的知识点不适合这样的模式。如何能将这样的知识点更好的授予学生理解掌握呢?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就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好帮手。
       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教师把“微课”引入了课堂,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高效。“微课”学习,让带有一定强度的教学过程转变成了学生高效的自学,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体验与情感结合了起来,学习兴趣更加高涨,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活跃,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微课”学习,已逐渐成为一种教师认可的教学形式。我们可以将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或是又很重要的内容制作成微课,利用微课来让学生自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让微课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动力。
1、课前使用——让微课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解铃人
       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学生初次学习新知识,肯定会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有很多疑问,不知道如何去把握学习的重点。那么,此时的微课,主要是答疑解惑,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扫清障碍。
2.课中使用——让微课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引路人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互相讨论、解决课前自学中未能理解的问题,还要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整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知道了22.4÷4的算法有两种,一种是进行单位转换计算,另一种就是列竖式计算。但是在列竖式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不理解算理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在竖式中的24中间不加上小数点,又为什么商是5.6。因此,当学生有质疑后,我便组织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再将这一部分进行微课视频讲解,验证学生的想法。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提出问题——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将微课视频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3.课后使用——让微课引领数学学习向深处拓展
       课后使用的微课必须有一定的深化、升华,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深刻化,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在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进一步得到培养。首先提出问题,接着进行实际讲解、操作,使学生知道具体的方法。最后给学生留下实践作业,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思考,去动手操作,直到最后掌握。
       微课应用范围广、使用效果好,自然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师生及家长的青睐。它不仅借助优质资源,让名师“帮我”教学;还能分享微课资源,让学生“择师”学习。但微课也仅仅是有别于传统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因此,微课为教师的教学活动的组织也带来了新的要求,首先制作微课要精练、美观、实用;其次要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微课的习惯和能力;第三是对课堂教学结构要进行合理适当的设计等等。教师设计微课的过程就是对教材充分研读的过程,但微课需要的是教师的讲解能力。在微课与课堂融合的过程中,学生对重点的再呈现、再突破时,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对小组学习状态的调节能力以及教师把握契机的能力都能被提高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微课加课堂的学习形式很受到学生的喜欢,在合适的教学内容中合理应用微课,能够让课堂的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拓展,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思维辨析能力。同时,微课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是当今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以课堂为中心,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发挥微课的不同作用,让课内、课外学习联系更加紧密,使教学时间与空间得到拓展。那么,数学教学的面貌将焕然一新。微课对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而言,无疑都是一次思想改革。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还提供给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热线
400-1234-888 周一至周日:09:00 - 21:00
公司地址:襄阳市樊城区长虹路现代城5号楼188

创客帮MAKER.BAND青少年创客创意社区是一个融教育、科技、体育资讯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专注于教育创新、专注于科技体育、专注于教育资讯。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