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创客帮-青少年创客创意社区

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芬兰新课改”落地“有章法

[复制链接]
老哈 发表于 2016-12-5 09: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以下内容均转自《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02日第五版
芬兰新课改“落地”有章法
李栋  康建朝

1.jpg
  芬兰新课改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资料图片)



近日,芬兰新课程改革成为国内媒体和教育界讨论的焦点,原因在于此次课改在保留传统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基于“现象”或“主题”的“多学科学习模块”课程。那么,芬兰为何会将这种课程模式纳入国家课程标准?又如何使它顺利实施?本版特别解读今年的芬兰新课改。——编者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芬兰刚从二战的阴霾中走出来,就致力于构建综合学校系统,为每个公民提供公平高质的教育机会。历经重重压力和困难,综合学校系统最终建立起来。历届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结果表明,芬兰所进行的这场旷日持久的教育公平与质量改革取得了明显成功。

    20世纪90年代初,芬兰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当时唯有提升教育水平才能保障其走出经济危机,完成经济转型,迎接知识和信息社会的挑战。芬兰在经济困境之中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在较短时间内便占据世界鳌头。

    今年,芬兰再一次实施课程改革,核心内容不仅包括推进学科融合式教学,还包括促使学生通过不同学科的学习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基于信息技术使学习环境突破教室和学校围墙的空间局限,学生在较低年段就要具备基础编程能力,学习评价更加多元化等。

    那么,芬兰如何确保此次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并完美落地?答案就在从探索到出台再到最终落实的整个过程中。

    过程蹒跚又鉴定

    不追求一蹴而就的改革

    芬兰新课程改革的政策探索于2013年2月启动。在此之前,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内阁、教育与文化部等部门已相继出台系列教育文件,明确了基础教育未来改革目标与方向,包括中小学要以未来公民素养培养为主要发展目标,要进一步推进课程整合性与多样性,要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要更好地实现整合式发展等,确保新的国家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和核心内容与上述政策要求紧密关联。

    当时,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成立课程专家顾问团,同时组建了多个国家课程标准制订小组,共由300多人组成。顾问团及课程小组的人员组成非常广泛,除来自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地方政府及学校的专业人士外,还包括教师协会、直辖市协会、国家健康福利发展研究院、出版商协会的专业人士。在制订过程中,顾问团及课程制订小组要紧密地与地方政府和学校合作,同时还发放问卷及网络调研。在制订过程中,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先后三次公开发布草案,吸收不同机构和专家的意见与建议。每个课程小组负责课程目标与结构的确定、先进学习理念在课程中的融入、学习支持性措施的拟定、不同科目教学目标和方式方法的改进等。

    从芬兰教育改革传统来看,每次的改革目标都有些激进,但过程和步骤却蹒跚而又坚定,注重新政策和传统之间的衔接过渡,从不追求一蹴而就的改革,从试点开始,而后再将好的经验和做法大范围推广。

    另外,国家课程标准的制订还吸纳了许多重点教育研究项目成果,因此有着较为可靠的研究依据。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课程改革与发展总负责人艾米丽·哈琳恩(IrmeliHalinen)曾表示:“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有着多元化的坚实基础:一是合法性,新课标立足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二是科学性,新课标立足于大量的项目研究和教育评价,以及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三是前瞻性,新课标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养需求;四是民主性,新课标的制订是一个汲取多元利益主体不同意见和建议,并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

    地方和学校可创新细化

    在分科和合科教学间寻找平衡点

    地方课程、学校年度计划与基础教育法案法规、国家内阁规章、国家课程标准等五大要素共同构成了芬兰基础教育运转体系。作为这一体系的两大要素,地方课程和学校年度计划对创造性地细化和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芬兰,虽然地方和学校有着较大的课程自主权,但这种自主权建立于国家核心课程标准之上。芬兰课程权力的分配并非放任地方和学校自由,而是力求国家与地方集权与分权的对立统一。

    据芬兰国家新课标第一章第二节,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地方课程的制订和执行,地方课程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囊括教育的组织实施、教学方式、学习评价和支持、学业指导和咨询、学生福利、家校合作及其他相关要素。地方课程基于地方视角,对国家课程标准进行创造性的细化和补充。地方政府在制订地方课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地方特点、学生需求、本地教育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比如,根据芬兰国家新课标第四章第四节规定,地方政府要确保每个学生每学年至少要参与一个基于“现象”或“主题”的“多学科学习模块”课程。国家课程标准只是列出了一些开展“多学科学习模块”课程的不同模式:如平行式是指把同一主题同时放置在不同的学科中学习;序列式是指把一个主题拆分成更小的主题并按先后顺序学习;活动式是指通过主题日、主题活动、竞赛活动、学习参观和学校露营等方式围绕某一现象或主题开展学习等。

    为了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多学科学习模块”课程,地方课程在结合具体区情的基础上需要对本地开展“多学科学习模块”课程的总体目标、原则方法、具体内容、学习评价、评估调控等详细情况予以规定和说明。地方和学校可在此基础上创新、细化,在分科教学和合科教学之间寻找“平衡点”。

    再如,为了确保学生成为未来合格公民,芬兰国家新课标第三章第三节特别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这些综合素养包括思考和学习素养、互动和表达素养、日常生活和自我管理素养、创新创业素养、社会参与和社会影响力等。为了确保目标达成,国家新课标第十三到十五章每章第二节指出,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各个学段的各个学科。相应的,地方课程要对本地各学段各学科的综合素养培养目标和任务进行更契合区情的阐释与规定。

    学校年度计划是对地方课程的进一步细化,它既要以地方课程为基础,也要考虑校情,包括师资情况、学生需求、学校历史传统和文化等。因此,芬兰的地方课程、各个学校的年度计划与国家课程共同构成了芬兰基础教育运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课改落地提供重要保障。

    “多学科学习”探索已久

    教师全科专业能力提供智力支撑

    芬兰新课改中的“多学科学习模块”课程是新型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尝试。对此,芬兰国家新课程标准规定,从小学到初中每个年级,在保留传统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同时在学年之中专门安排一个或多个学习阶段,每个阶段一般为两到三周,落实“多学科学习模块”课程;地方政府要确保每个学生每学年至少参与一个“多学科学习模块”课程。

    根据笔者长期观察,很多芬兰校长表示,在国家新课程标准制订之前,芬兰很多地区和学校已经在开展跨学科教学的试点和实验,在这方面积累起一定经验;很多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一直在探索“多学科学习”模式,只是没有明确意识、规范性不强。这种课程对初中教师而言可能有一定挑战,但对小学教师、尤其是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而言,挑战和压力并不大。坦佩雷一位小学校长告诉笔者,对新课程改革并未感到很大压力。

    其实,芬兰中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含金量很高,涵盖的知识和技能非常丰厚。师范生要经过大量的艰苦学习,才能顺利完成学业。他们不仅在师范教育阶段经历了严格的学术和实践训练,入职后仍然拥有很多的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

    因此,芬兰小学教师基本都是全科教师,能胜任几乎所有科目的教学,初中教师虽然是学科教师,但有些人也能教授相关科目。因此,芬兰的中小学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已经有意或无意地积累了很多跨学科教学经验,这为新课程改革中“多学科学习模块”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

    从学校层面来看,很多校长早已从传统上简单的教学领导转变为“广义的教学型领导”。这意味着他们同时是教育管理者和教学领导者。作为教育管理者,他们负责学校的财政、人事、安全等事务性工作;而作为教学领导者,他们要负责带领和推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和学习的发展。芬兰校长不仅能和教师共同制定学校发展愿景,构建学校的合作型文化,还要和教师共同开发和建设学校课程。在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中,校长不仅能充分考虑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要求和教师情况等因素,还能充分考虑本校学生需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中来,从而让最终制订的学校课程能够满足学生需要。(李栋康建朝)

    (参考资料:2016年5月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

好心情
 楼主| 老哈 发表于 2016-12-5 09: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芬兰新课改的核心是从“学什么”到“怎么学”---
学生“学”比教师“教”更重要
龚春燕 李栋

当今世界正在快速变化,中小学今天教的知识几年后可能就会过时,谁也不知道孩子们参加工作时的世界是什么样。因此,芬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重点不再是传授哪些知识,而是帮助孩子培养自我学习、适应环境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芬兰经过充分准备,在过去课改的基础上,于今年实行新一轮全国全面的课程改革。本次新课改的核心是从“学什么”到“怎么学”,强调学生“学”比教师“教”更重要。本次课改对学生的发展目标是:学会思考与学会学习的素养,文化融合与互动表达的素养,自主学习与自主管理素养,多种环境或模式下的识读素养,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应用素养,创造与创业素养,积极生活适应可持续发展未来的素养。在课改之前,芬兰在国家层面实施了全体教师的培训,对本次课改的理念、目标、结构、技术融合等,如怎样利用数字化资源使学校成为学习社区目标等做了详细安排,促进广大教师对本轮课改有更新的认识与理解。

    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主席奥里斯·彼得凯拉说,“芬兰的教育水平在获得提升的同时,也相应地实现了学习环境现代化,年轻人辍学或失业人数已经明显下降。在新一轮课改中,我们要更新基础教育的学习方式和环境;引进新式教学法,使数字化和新式教学得到广泛应用;数字化学习环境促进学习风格多样化,鼓励人们不断学习新知识;加强基础教育整合建设,推动校园文化改革;实施数字化课程,把学校打造成所有学生的学习社区;推动学校体育运动项目,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出台师资培训和职业继续教育发展规划。”

    “新课改不仅要让学生接受信息,还要让他们理解这些信息的重要性。”苏里瓦中学校长亚里·安德森说,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突破学科界限的“现象教学”,比如,“气候变化”这个话题就涉及地理、生物等多学科知识,这就更需要现象教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课程可以是书本或课本学习,也可以是行动式的学习,更多的隐形课程存在于每天的生活中。手工和艺术课程在芬兰是非常强势的课程,但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尤其是围绕学生七大素养,这些传统的课程也要融入新的时代浪潮进行改革。





坐着不动的课堂将会退出历史
---对话芬兰曼塔威尔普拉市教育局长戴安娜·派欧蒂妮
康建朝 李栋

2.jpg
芬兰曼塔威尔普拉市教育局长黛安娜·派欧蒂妮

    芬兰曼塔威尔普拉市(以下简称曼塔市)教育局长黛安娜·派欧蒂妮(TainaPeltonen)是芬中教育协会执行理事、芬兰国家核心课程编写者之一,也是芬兰新课改的地方推进者。从宏观到微观,黛安娜·派欧蒂妮亲历了整个新课改的制订、出台和实施过程。针对芬兰新课程改革的相关问题,她给笔者做了详细解读。
    问:芬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年度计划有何关联?
    答:所有学校工作必须基于国家核心课程大纲的要求,因此我们的地方课程是基于国家大纲的要求制订的,每个学校必须基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要求制订年度计划。学校的年度计划更详细也更加符合地方的实际情况。每个学校每学年都要向地方教育委员会提交年度计划。
    问:曼塔市是如何准备和修订地方课程的?主要有哪些利益相关者参与了曼塔市地方课程的修订?
    答:在制订地方课程之前,我们会选派一些教师和校长参加国家举办的有关新大纲的专题介绍。在我们市里我也安排一些研讨日,邀请国家大纲的制订者来给我们的教师、校长们介绍新课改的整体情况。在新课改正式施行的两年前,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这项工作了。同时,因为我本人也参与国家课程标准的制订,因此我也经常在市里利用各种途径给校长、教师们传达新课改的相关内容。
    前期这些准备工作做到一定程度时,曼塔市教育局就开始组织相关人员组建地方课程制订小组,指派组长。我们也会准备一定的经费(经费数额不是很大),不同的小组集中精力准备相应的部分。初稿完成后,我们会召集大量的教师参与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再编写,这样多次反复讨论修订之后,另外一个自然而然的效果是,各学校的大部分老师已经对即将出台的新课程了然于心了。另外,在收集意见的时候,我们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专门的电子平台广泛地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最后我们经过曼塔市教育局批准执行地方课程。
    问:关于学科融合式教学,曼塔市将如何应对?
    答:有关学科融合式教学,越是低年级越容易,因为本身小学教师就是全科教师,在他们接受教育的时候,就开始从孩子的整体发展出发来考虑教育教学内容,不是以单纯的学科为出发点。而中学的教学,由于学科划分更细,专业的学科性越来越强,因此我们对中学的学科融合的推行指导更多一些,这是中学教师的教育背景决定的。
    有的教师原来就经常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起合作备课和教课,所以对于他们就更容易一些。有些教师这方面以前做得不多,但现在,新的大纲规定,每位教师必须要有至少一次学科融合课了。这样所有教师都要动起来了。
    问:今年,新课程实施后,曼塔市的学校年度发展计划有何主要变化?
    答:首先我要负责国家课程的推进与落实。作为学校一级,重要的是学校和教师们都了解了国家课程新的变化,这样他们在教学计划和实施中都会体现出新的国家课程的要求。例如,在学校的年度计划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坐在下面听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度。从组织教学形式上,离开教室到室外的课程越来越多,即使在教室内,学生的活动越来越多,坐着45分钟不动的课堂组织形式越来越少。
    问:能否给我们举一到两个曼塔市学校开展学科融合式教学的例子?
    答:例如,一个学校搞奥林匹克周,将融合不同的学科,诸如艺术、音乐、体育教育、历史、数学、语文等等都融合其中。另一个学校搞安全周,涉及有关安全的各种知识及活动,包括如何生火、如何安全使用火、如何灭火及其相应的消防安全教育等。
    问:您如何看待校长和教师在国家新课程改革中的角色?
    答: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第一责任人,他们必须领导和参与整个学校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和推进。比如,校长必须与教师一起研究学科融合式课程的方案及具体实施计划等。另外,大部分教师都积极参与课改,有些教师争当负责人,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尽更多的义务。有些教师积极地献言献策。
    问:您如何评价这次课改?能否预判一下新课程实施将带来的结果?
    答:国家课改的大方向肯定是对的,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一直在变,课程怎能不变呢。因为刚刚开始,还不能预测最后的结果,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观察到,学生感觉上学更有趣了。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学生能发挥出他们各自的潜力,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这样。此外,我本人多年从事小班额及小规模学校的研究,由于学校规模小,不同年龄的学生不得不放在一起教。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有的小学校就把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放在一起。由于是混龄班,我们就更需要采用综合课、主题式教学的方式。实际表明,这种主题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是有促进作用的。
    (作者介绍:李栋系芬中教育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龚春燕系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研究员、特级教师,康建朝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好心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热线
400-1234-888 周一至周日:09:00 - 21:00
公司地址:襄阳市樊城区长虹路现代城5号楼188

创客帮MAKER.BAND青少年创客创意社区是一个融教育、科技、体育资讯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专注于教育创新、专注于科技体育、专注于教育资讯。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