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创客帮-青少年创客创意社区

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一档文化节目激活三重教育基因

[复制链接]
简简单单 发表于 2018-3-10 13: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央视今年初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以其独树一帜的题材、别具一格的形式,成为广受关注的文化热点。在笔者看来,这档节目在挖掘中华瑰宝所蕴含的当代教育价值方面尤其值得圈点。
一件文物演绎一段生动的中国历史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滋养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也铸就了很多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和思想的珍贵文物。它们既是中国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国历史的菁华。但长期以来,这些瑰宝都被深藏在国家博物馆的橱窗中,其丰厚的历史底蕴很难被社会大众所领略。《国家宝藏》如一堂堂生动的历史课,将一件件冰冷沉寂的文物打造成魅力无穷的审美客体,以此来完成对文物所蕴含的深厚中国历史底蕴的揭示。
按照经典的叙事技巧,节目为每一件文物原创了一个情节完整、矛盾冲突强烈的“前世”和“今生”故事。为了让文物在故事中获得最好的展现,主创者邀请活跃在影视一线的演员客串其中的主角。比如,为了完整呈现珍贵画作《千里江山图》的来龙去脉,主创者结合此画诞生的历史背景,以高度的艺术真实虚构了下面的故事:北宋官员司马池为了投君王所好,私下命工匠连夜采集石材伪造石鼓,最终被宋仁宗识破,后被贬斥。年仅18岁的天才画家王希孟奉宋徽宗之命作一幅山水画,作画前他特向宋徽宗讨要作画用的珍贵材料青绿,而青绿这种特殊的材料自古以来只用于凸显明艳奢华之姿,王希孟坚持用青绿作画,创作出光彩照人的大宋第一山水图,画中青翠的山峰熠熠发光,体现出北宋千里江山的磅礴气势,最终画作得以千古流传。爱好艺术的宋徽宗十分赏识王希孟,在他作画期间答应他提出的一切无理要求,这使徽宗身边的奸臣蔡京十分嫉妒,他对年幼的王希孟不屑一顾,认为他的画作只是雕虫小技,但当他看到《千里江山图》的那一刻,也情不自禁地表露出对画的赞美。加上该期国宝守护人李晨的精彩演绎,“前世”和“今生”古今结合,互相衔接,互相补充,浑然一体,既生动诠释了这幅中华文化瑰宝的成因,又让我们对北宋的一段历史,特别是对宋徽宗、宰相蔡京和画家王希孟等一众历史名人的人品与才学有了深刻的理解。
从这幅气势磅礴的《千里江山图》,到那柄虽尘封千年却依然熠熠生辉的越王勾践剑;从雍正、乾隆各有钟爱、风格迥异的瓷器大瓶,到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度统一的商鞅方升……节目通过栩栩如生的讲述,再现这些国宝的“前世”与“今生”,一件件文物绽放出分外璀璨的历史光辉,成为深度了解中国历史的鲜活教材。节目中的这些国宝给予观众的,不止是赏心悦目或叹为观止的感官体验,更有一种远超越于一般的历史题材影视剧的独特历史教育价值。
一件文物打开一座瑰丽的中华文化宝库
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着力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就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来说,《国家宝藏》同样具备典范价值。其独创性的贡献就是将一件件孤零零的历史文物还原为一首首彰显出中华民族独特智慧的文明诗史,从而激活了这些历史珍品所蕴含的丰厚文化基因。
其中“中华工匠精神”就是节目着力挖掘和再现的一种优秀民族智慧。中华工匠精神可概括为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和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从来就不缺乏这种基因。早在《诗经》中,人们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的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它们所形容的正是工匠们制作器物时的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那些堪称大国重器的古迹文物更是这种基因的生动彰显。而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则第一次将文物中所蕴藏的这种中华智慧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仍以《千里江山图》为例,如果说我们从这幅千古绝画的“前世”中了解到的更多是丰厚的中国历史知识,那么节目的“今生”则为我们呈现出多方面的文化价值。首先,我们最容易领略到的无疑是构成此画核心价值的中国“青绿”颜料文化。因为正是这种独特的颜料成分才赋予了画作熠熠生辉的魅力,而青绿颜料之所以能起到如此特殊的美学效果,根源还在于其构成上的特殊与来源的稀缺——源于一种十分罕见的天然宝石。此外,“今生”还让我们见证了中国画技艺的复杂、精湛与高超。王希孟为了创作此画,历时数月,先画墨稿,再依次上色4次,通过5个层次关系,相当于画了5遍11米长的画卷,才形成丰富生动的颜色。它所折射出的不正是一种以耐心、专注、坚持为核心的中华工匠精神吗?
除了工匠文化,演员段奕宏主讲的“越王勾践剑”故事、撒贝宁守护的“曾侯乙编钟”、何炅演绎的“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等等,它们让我们看到的更是高度发达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这既是一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另外,黄磊在最新一期的《国家宝藏》中为我们复活了“商鞅方升”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最让人掩卷三思的是秦朝开创的中国法治文化传统。没有这种文化建设,就没有中国的统一。在笔者看来,节目对每一种文物所承载的中华智慧多方面、多角度的开掘,对今天依然启迪良多,使观众受益匪浅。从这层意义上讲,这档电视节目称得上是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好教材。
一件文物展现一幅气韵生动的中华美学图景
除了丰赡厚重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之外,中华古迹文物中还蕴藏着隽永深邃的审美价值。左有老庄,右有孔孟,他们是建构中华美学理论框架的巨擘。前者奠定了中华美学形神兼备的写意精神;后者则开启了中华美学文以载道的入世传统。这些中华美学基因不仅仅彰显在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传统艺术中,也同样嵌入每一件中华古迹文物里。只不过,文物中的中华美学精神或因其构造的复杂,或因其质料的特殊,或因其保存的困难,或因其价值的昂贵,难以像一般的琴棋书画那样进入寻常百姓的视野。《国家宝藏》恰好在两者之间架起了一道深度探寻和体验中华美学精神的桥梁。
东晋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他认为人物重在传神,传神重在点睛。在《洛神赋图》的“前世”故事中,顾恺之被曹植和洛神之间的相遇、相识、相恋、分离所打动,决定绘制一幅长卷,来表现两人千古绝唱的凄美爱情。数月过去,画作已基本完成,顾恺之却迟迟无法为画中的曹植、洛神点睛。而当他忽然明白了曹植百转千回的人生以及他与洛神之间曲折的情感后,他体会到了人物的心境,才完成了最后的点睛之笔,使画中人物破卷而出。《国家宝藏》通过对顾恺之创作《洛神赋图》过程的生动演绎,完美地将形神兼备、讲究意境的中华美学精神呈现出来,开创了面向社会大众普及中国画知识和中华美学的新天地。
如果说以《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万岁通天帖》为代表的文物更多地蕴含着老庄哲学和美学韵味,那么以《懿德太子墓阙楼仪仗图壁画》《辛追墓T形帛画》《杜虎符》为代表的文物则具有更鲜明的“载道”美学色彩。为了将后者的载道美学予以生动诠释,《国家宝藏》深入每一件文物所诞生的历史情景中,去探寻文物生成的内外动因,让我们深刻地洞悉了这些文物特殊而重大的功利价值。例如《懿德太子墓阙楼仪仗图壁画》之所以凸显出不同于老庄哲学的写实性和再现性,原因在于它是为了彰显太子大朝时的恢弘场面和大唐王朝的繁荣景象,具有强烈的入世色彩。T形帛画着力描绘出灵魂升天的情景和灵魂所生活的天界仙境,以寄托渴望成仙的强烈愿望,这本身也是一种典型的载道美学传统。而我们之所以能从这些艰深晦涩的历史文物中,趣味盎然且轻松自如地解读出上述中华美学精神,同样得益于这档别开生面、创意无限的电视节目。
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三大价值同台并现,相映生辉。一档电视节目激活了中华瑰宝所蕴藏的三重教育基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热线
400-1234-888 周一至周日:09:00 - 21:00
公司地址:襄阳市樊城区长虹路现代城5号楼188

创客帮MAKER.BAND青少年创客创意社区是一个融教育、科技、体育资讯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专注于教育创新、专注于科技体育、专注于教育资讯。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