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创客帮-青少年创客创意社区

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你务必要看的经济学通俗巨著——穷人通胀,富人通缩

[复制链接]
 楼主| 老哈 发表于 2011-10-12 10: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穷人为何通胀,富人为何通缩?


    中国未来将处在什么样的经济状态下?一种形态是富人对资产和货币的态度,另一种是穷人对商品价格和货币的态度。所以,未来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应该是——穷人通货膨胀,富人通货紧缩。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没有几个人能搞得懂,什么才能作为判断已经发生通货膨胀的标准?老百姓在经济调整时期是一定要关注通货膨胀的,抵御通胀就要懂得投资理财,获得熊市通胀的生存法则。
  从2010年上半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长淹没在泡沫之中,已经很难实行自我救赎。
  2010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6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8583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73643亿元,增长9.6%。这里GDP的增长是名义增长,GDP实际增长仅为7.5%0
  那么,与之对应的最严重的资产泡沫——房价的增长,是多少呢?2010年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4%,涨幅比5月环比下降0.1%,5月为上涨0.2%。也就是说,在这么严厉的调控政策之下,房价继续保持上涨,比实际GDP增长高出3.9%,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房价泡沫基本淹没了经济增长,换一句话来说,经济在增长,而社会财富并没有增加。
  那么,与之对应的货币增长是多少呢?6月末,M2余额67.39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别低了2.5和9.2个百分点;Ml余额24.0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增幅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别低了5.3和7.8个百分点;。M0余额3.8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上半年净投放现金658亿元,同比多投放1236亿元(2009年同期为净回笼578亿元)。这里的货币增长高出GDP实际增长11%。考虑到2009年29.7%的增长,所以,11%的增长幅度也是相当大,货币泡沫不亚于房价泡沫。
  当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完全淹没在经济泡沫之中的时候,作为宏观经济的决策人,中央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化解泡沫,这一点是毫不奇怪的。如果是一个高效能的政府,这个泡沫是可以化解的,但是,对中国政府来讲,体制决定了,中央政府没有能力化解这么巨大的泡沫。通货膨胀要来了吗?¥你真的了解通货膨胀吗
  通货膨胀(Innation)的基本概念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l/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
  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通货膨胀之反义为通货紧缩。无通货膨胀或极低度通货膨胀称之为稳定性物价。在若干场合中,通货膨胀一词意为提高货币供给。因此,若干观察家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情况称之为“通货膨胀”,即使当时的物价完全没有上涨。以下所述,除非特别指明,否则“通货膨胀”一词意指一般性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学派对通货膨胀的起因有不同的解释。
  对于通货膨胀最广为人知也是最直接的理论是:通货膨胀导因于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规模增长。此说主张以比较GDP平减指数与货币供给增长来作测量,并由中央银行设定利率来维持货币数量。此观点不同于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在于其着重于货币之数量而非实质。在货币主义架构下,货币的聚集是重点所在。    ‘
  而依新凯恩斯主义,通货膨胀则有三种主要的形式,为Robert J.Gordon所说的“三角模型”的—部分:需求拉动通胀(demand—pullinflation)——通货膨胀发生因GDP所产生的高需求与低失业,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胀(cost-pushinflatiOil卜—今称“供给震荡型通货膨胀”(supply ShOCk inflation),发生于油价突然提高时;固有型通货膨胀(built—ininflation)——因合理预期所引起,通常与物价/薪资螺旋(prioe/vagespiral)有关,工人希望持续提高薪资,其费用传递至产品成本与价格,形成恶性循环。固有型通货膨胀反应已发生的事件,被视为残留型通货膨胀,又称“怔性通货膨胀”,甚至是“结构陛通货膨胀”。这三型的通货膨胀可随时合并解释现行的通货膨胀率。然而,大多时候前两种形态的通货膨胀(及其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会影响固有型通货膨胀的大小:持续性的高(或低)通货膨胀带动提高(或降低)固有型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说的需求带动理论主要集中于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可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经济供应力(其潜在输出)相关。这点在政府(可能于对外战争或内战期间)印行超额的货币引起金融危机时特别鲜明,有时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是一种不能控制的通货膨胀,在物价很快上涨的情况下,就使货币失去价值。恶性通货膨胀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标准界定。一般界定为每月通货膨胀50%或更多,但很多时候在宽松上使用的比率会更低。多数的经济学家认为的定义为“一个没有任何平衡趋势的通货膨胀循环”),使得物价飞涨(或达每月上涨一倍的程度)。
  供给面经济学说假定通货膨胀一定由资金供给过剩与资金需求不足所引起。对这两个因素而言,资金数量纯粹只是标的物。于是,欧洲于中世纪的黑死病流行期间所发生的通货膨胀,可视为因资金需求降低所引起;而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可归因于美国脱离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定的金本位后所产生的资金供给过剩。供给学派假定,资金供给与需求同时提高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供给面经济学说所阐述的一个要素,称美国20世纪80年代由低税所引领的经济扩张为结束高通货膨胀的手段。其论点在经济扩张提高对基本资金的需求,且此种做法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经济扩张可视为经常性地带来对资金的高需求,且其他条件等同于提高资金数量。在国际货币市场中,此种政策无可置辩。供给面经济学说主张,经济扩张不仅提高国内对资金的评价,也会提高国际上的评价。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先后经历了3次大的通货膨胀:
  +-1.第一次通胀(1979~1 980年)
  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0年我国两年财政赤字都达170亿元以上,国家不得不增发货币130亿元来弥补国库亏损。1980年年底,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比1978年增长63.3%,大大超过同期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16.6%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37.3%的幅度,自然引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使商品价上涨率达到60/0波峰,到了经济危机的临界点。后经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这次通货膨胀得到抑制。+-2.第二次通胀(1986~1 988年)1986年后,由于政策调整,随着商品价格的放开和工资改革的推行,旧有价格体系和经济结构中不合理因素又使通货膨胀再度爆发。
  1987年年底货币供应量达到1454亿元,比1983年多出925亿元,增幅为174%。这是因为工资改革、职称评定及随之而来的基本建设投资的大规模升温,乡镇企业以银行信贷形式大批上马,导致了市场对货币的大量需求。央行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推行大额面钞的方式,应对了过热经济对货币量的需求,却导致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1988年3月,上海率先调整了280种国民经济必需商品的价格,接着各大中城市相继提价,提价率占商品总量的80%,价格平均上涨30%,最高者达到80%,尤其是家用电器、摩托车、石油等化工产品。
  据有关方面统计,1988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以来上涨的最高纪录,达到18.5%,当年财政价格补贴高达319.6亿元,商品供求差额为2731.3亿元。中央迅即作出反应,召开会议整顿经济秩序。+-3.第三次通胀(1 992~1 994年)1992年至1993年,由于市场经济改革,国家全面放开了对过去发放票证、限额供应商品的限制,允许其以溢价形式,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定价。同时,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统一定价和指导价格的几乎所有商品,都开始根据成本和市场需求形势重新定了价格。为了弥补差价,提高职工价格补贴标准以及再度提升工资,企业争上项目,外出投资,动用有限的外汇储备大量购进各种机械设备和高档商品,一再地扩大了银行信贷规模。地方政府大搞开发区开发和用信贷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业。开发过热,项目虚增,使许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40%。为了维持正常经营,许多企业,包括集体、私营企业,都不得不靠“三角债”来维持局面。
  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幅均达35%以上,直接导致当期或稍后时期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引发“通货膨胀”。1993年,国内的通货膨胀率为13.2%,通货膨胀高峰在1994年,当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21.7%,物价上涨率分别为13.2%、21.7%、14.8%。
  这3次通货膨胀的结果,我们都非常清楚:第一次通货膨胀主要是输入型商品引起的,进口家电和其他进口商品因市场短缺引发了大幅涨价,中国城乡居民开始不顾一切地抢购商品。第二次通货膨胀,引发了中国社会大动荡。第三次通货膨胀导致中国经济处在10余年的衰退、调整和复苏之中。¥通货膨胀来了吗
  谁能说中国未来处在什么经济状态下?不管给出什么答案,其他人都会怀疑。所以央行对未来只敢说:通胀预期。谢国忠是力挺未来中国要发生通货膨胀的激进派学者,他的理解是,中国未来两年一定会发生恶性通货膨胀。
  谢国忠的观点应该得到积极的支持。谢国忠这样认为:全球经济再次触底已成定局,这次的导火线是欧洲债务危机及其连锁反应。通过实施财政紧缩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欧洲各国政府都力图依靠促进出口来减轻债务负担。但是欧洲以外的世界各国也在靠经济刺激计划支撑国民经济,欧洲将成为不可承受的重担,全球经济势必放缓。
  只不过,这次的触底过程将会是缓慢的,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欧洲各国政府不会坐视银行破产,以避免重蹈雷曼兄弟破产导致信贷危机的覆辙。其次,中美两国可能会延长他们的经济刺激计划。在这一次的经济下滑过程中,通胀压力会持续加大,到2012年将最终导致利率急速上调,以及随之而来的又一次经济危机。
  近来,世界各地的股市都在下跌。在前一时期,人们对于经济持续恢复的信心,让市场预支了未来多年的增长红利。但此前的经济“增长”只是库存水平恢复和经济刺激计划实施的结果,并不是来源于全球经济复苏所真正需要的各国家、各产业之间的结构性调整。认为单靠经济刺激计划就可以促成经济复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盲目信心,造成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这把全球推到了高通胀悬崖边。
  欧债危机让下一次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醉心于高增长率的政策制定者们对欧洲事态的反应,将很可能推迟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出。之前的政策错误之处,在于盲目相信经济刺激计划可以解决经济结构的不合理问题,现在延续这些政策,会进一步放大错误决策的后果,并且使通货膨胀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好心情
 楼主| 老哈 发表于 2011-10-12 10: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多数政策制定者和分析人士都认为,经济增长缓慢的大环境会使通货膨胀保持在低位。等将来经济形势好转,停止经济刺激也来得及,通货膨胀不会过度恶化。出于三个原因,这种凯恩斯主义的思维方式完全不适于当前的世界经济。
  首先,全球经济的低迷将持续较长时间,因为经济结构失衡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单纯依靠经济刺激计划克服不了的。那些金融、地产之类的泡沫行业,以及上下游相关产业,不可避免地将缩减规模。此外,在西方社会借钱消费支撑经济增长的方式结束以后,发展中国家也还需要一些时间,才可能把出口转为消费需求导向的经济增长。出于凯恩斯主义的思维方式,势必给当前的世界经济开出长期、而且过量经济刺激计划的药方。当这种政策开始带来问题的时候,是不可能及时退出以避免造成通货膨胀的。
  其次,尽管经济增长缓慢,过低的利率水平还是会让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上升。这种状况在20世纪70年代也曾出现过。通胀预期本身,就可以把过量的货币供应转化为通货膨胀。这对能源和食品价格方面的影响尤为明显。
  最后,全球化对于通货膨胀的抑制因素已经被消除。在我们考虑通货膨胀问题的时候,2010年发生在富士康和佛山的本田配件工厂的事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美国的就业统计数据。在过去10年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扮演了定价者的角色。中国过剩的劳动力供应,让工业制成品价格持续下降,并且在低利率的环境下遏制了通货膨胀的发展。
  但是现在,中国已经走出了劳动力过剩的时代。未来5年内,中国的流水线工人工资有望翻倍,这一增长过程甚至有可能在3年内完成。其他的低成本国家,像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短期内都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让他们取代中国来充当世界工厂。未来10年内,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也可能会翻倍。中国出口的增长,将更多地受益于价格上升,而不是规模扩大。日渐上升的生产成本势必加速通胀的形成,并且让今天的低利率具有更大的通胀风险。
  10年之前,我曾经在文章中提到过,中国买什么什么涨价,卖什么什么降价。以后,中国买的东西还是会涨价,但是中国卖的东西也会开始涨价。许多外国企业实力太强,中国的生产厂家在跟买主谈判的时候瞻前顾后,不敢跟他们谈涨价。但是将来他们不敢也得敢,因为成本的上升已经不可避免。
  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持续上涨的油价,造成了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中国工资水平的上升,将会在未来10年内推动通货膨胀的发展。而发达国家将再一次陷入滞胀的泥潭。即将出现的经济二次触底过程发展会很慢,周期会很长,我们有可能会经历中美主导的又一轮经济刺激计划,时间可能在2010年年底或者2011年年初。但是经济下行的势头不会被改变。在力图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通胀压力将持续加大。
  谢国忠的理论在通货膨胀派中最具代表性。他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导致通货膨胀的观点是正确的。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公务员加薪是通货膨胀最显著的标志。
  我们不要相信全球通胀,这种通胀输入到中国所占比例也是非常少的。在通胀的问题上,我和克鲁格曼观点接近。克鲁格曼先生在2010年5月28日指出,所谓通货膨胀是政治性的欺骗活动。我在5月30日撰写博客提出:通胀预期或成中国楼市惊天骗局。
  在这篇博客中,我有过这样的表述:我们所指的未来应该是3年以内,也就是说,2009~2011年这3年,中国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有多大。因为一般性通胀或者说适度通胀,对不动产的估值不会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这3年会不会发生严重通货膨胀,严重到什么程度,对不动产估值会产生什么影响,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现在以保值为目的的买房者将从此掉入一个巨大的陷阱,不仅对买房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也会对国民经济尤其是消费带来灭顶之灾。如果按照2010年3月、4月两个月的成交量,民营实体经济不用半年就将关门一半。有学者指出,中国的民营实体经济已经有40%关门大吉。
  有网友问,我们现在看见汽油在涨价、房子在涨价,这两件可是大宗消费品,符合通货膨胀的某些特征,如果这些不能成为判定通货膨胀的依据,曹建海认为中国的CPI统计有问题,也不能作为判断通货膨胀的依据,那么什么才能作为老百姓判断已经发生通货膨胀的依据昵?
  首先我支持曹建海的观点,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没有几个人能搞得懂,别说普通老百姓,就连我们天天盯着这些数据的财经评论人,怕是也没有几个人能够自圆其说。只需注意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数据和每一年的实际完成情况的对比,就应该知道,没有哪一年的数据是相吻合的,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政府在骗人,因为国家统计局实在是找不出更好的统计办法了。
  但是,老百姓在经济调整时期是一定要关注通货膨胀的,这关系到生活成本的问题,关系到房子是买还是卖的问题,关系到生活质量问题。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美国的老百姓是如何判定通货膨胀的。美国尽管经济投机非常严重,但基本生活用品的价格是稳定的。从1929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以来,美国老百姓判定是否发生通货膨胀,主要看各地工会组织的要求加薪的抗议活动是否成功,只要各地工会组织要求给蓝领工人加薪的抗议活动成功了,那就说明通货膨胀将要发生,因为薪水一加,怎么都会刺激通货膨胀。如果没有成功,那就说明物价的上涨还是局部的结构性的。
  中国的国情不同。中国30年来先后发生过3次通货膨胀,每一次都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给公务员加薪。也就是说,老百姓判定有没有发生通货膨胀,只要看政府有没有给公务员加薪,这比去分析那些永远搞不清楚的数据要直接简单得多。如果给公务员加薪的幅度比较大,那通货膨胀也就比较严重,相反,加薪幅度比较小也就说明通货膨胀不怎么严重,如果没有加薪也就不存在通货膨胀问题。现在的所谓通胀预期,在中国来讲,不一定像克鲁格曼所说的是政治性的欺骗,但是,说是商人在欺骗民众,那是一点都没错。
  从政府开始提出给公务员加薪到实际加薪的那一个月,大约是半年的时间。这个时间对于我们考虑买房还是卖房非常充裕,完全没有必要提前两三年来买房子抵御通胀,因为这两三年房价还有一轮大跌,现在正处在高位。我们应该考虑这一点,政府现在是没有能力给公务员加薪的,一是2009年9月15日以来,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财税减免活动,国库已经空了,财政赤字越来越大;二是2010年的经济增长不好,连续5个月,国家税收都是负增长,现在看来,因为股市和楼市卷走了大量的新增贷款,实体经济破产倒闭的现象还将持续,税收还将负增长,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路径就是开征物业税和资源税,不管楼市炒家如何反对,开征物业税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是不可能考虑给公务员加薪的,因为公务员队伍太庞大,哪怕加薪幅度比较低,也是一笔庞大的数额。
  所以,老百姓应该放心大胆地干自己的事,不要被通货膨胀的预期所忽悠,要坚信违背广大城市居民实际购买力的高房价一定会破产,房价一定会理性回归。因为,政府不可能冒着财政破产的危险,去支撑高房价。政府也不可能看见税收日益减少、社会失业率上升而不去挽救实体经济,中国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以房地产来主导宏观经济的国家,因为房地产只是一个普通的产业,只是在经济结构中承担一个单向的使命,一旦失衡,难免会破坏整体经济。
  我有很多话是对老百姓讲的,谢国忠的很多观点是对外资投行和中国顶级富豪说的。因此,我们两人的观点其实就有了两种形态的表述;一种形态是富人对资产和货币的态度;另一种是穷人对商品价格和货币的态度。所以,未来的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应该是,穷人通货膨胀,富人通货紧缩。¥通胀来了,富人为何通货紧缩了
  未来的中国经济形态对富人来讲,在资产泡沫时期,投资收益非常高,有的甚至一年翻一倍、翻几倍。但是,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这种好日子似乎不会再来了,往后富人面临的是通货紧缩。一来利率风险很大,二来国内流动性开始回收。这种经济形态的表现就是,投资什么亏什么,做什么什么过剩。
  而在这之前,中国富人们囤地囤房,一夜暴富。这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呢?为什么当时囤地囤房就可以成为富豪?
  中国现在实行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一句金融学上听不懂的话,却成为中国的国策。实际上我们可以解读为制造泡沫。
  我们现在一年期存款利率是2.25%,而我们的CPI是2.9%,所以,目前处在负利率水平之下,幅度为6.5%,存1万元,一年要缩水78元。而另~方面,银行开闸放水,拼命贷款出去。2009年新增贷款9.7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3。因为停不下来,2010年银行接着放贷,上半年又放出4.6万亿元。
  这么多的贷款流向市场,造成了流动性的大泛滥。这些钱流向哪里,哪里的价格就要暴涨。而富人大多有自己的产业和资产,可以轻而易举地从银行贷出大量的资金,进行短期投机行为。所以,由于中国的商业间谍活动猖獗,在全球中国买什么涨什么,中国需要原油,国际原油价格就会上涨;中国需要铁矿石,全球铁矿石就跟着涨价;中国需要铜、铝、镍、锌、锡,所有大宗资产跟风而涨;中国需要黄豆和玉米,黄豆和玉米马上涨价。
  那么,在国内,这些流动性,只流向两个地方: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黄金,造成了这两样东西价格猛涨。富人喜不自禁。
  这些话是不能说的,因为将刺伤很多人;这些话又不能不说,因为也将挽救很多人。既然是实话,那么就要实说,简明扼要,一语破的。
  房价的高和低,没有必要同任何国家或城市去比。因为土地具有不可转移性,决定了价值取向的不同,任何一种类比都是误导。因此,房价其实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反映。中国的房价走到今天,政府有责任,老百姓也有责任,追究任何个人的责任都是没有意义的。
  房价到了这一步,已经是没有办法了。换一句话来说,泡沫就要破了。我曾经写过一篇博客,谈了我对泡沫破灭的时间节点的预判,2012年房价泡沫将破灭。在这篇博客里,我把房价泡沫如何破灭、其过程的演变,很委婉地告诉了大家。很多人没看懂,有的甚至反讥:你说房价泡沫正在破灭,又说要到2012年,那到底是什么时候?
  中国房价泡沫的破灭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两年,也就是说,从2010年起到2012年年末都是泡沫破灭的过程。正如有的经济学家说,往后两年中国白领要学会泡沫化生存。
  为什么说房价泡沫现在正在破灭昵?房价泡沫对应经济增长来说,是经济增长的高级阶段;而对应社会问题来讲,是两极分化的集中反映。两极分化,是联合国比较关注的问题,因为是经济增长带来的最大副作用,危及社会稳定。因此,联合国每年都要进行基尼系数的统计和排名。2009年,中国的基尼系数破天荒的达到0.49,2010年要突破0.52。这个点位,是很多国家经济泡沫破灭的时间节点。
  贫富差距达到这个点位,社会上就出现穷人杀人的现象。我说泡沫正在破灭,是因为2010年上半年出现一系列幼儿园杀人案件。很多人从这个角度那个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我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就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贫富严重分化,穷人已经不想活了,这也正是房价泡沫破灭的前期特征。
  我一直不想谈这个观点,是因为太残酷。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大胆地提出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不妨公开来谈谈。
  金岩石说,货币不回收只有两个去处,或者是进入水桶,演化为通货膨胀,或者是进入水池,也就是资产泡沫,只能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非此即彼。如何选择,道理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复杂。如果让货币流向水桶,穷人活不下去,货币流向水池,富人可能自杀,就是今天所谈的金融风险。现在我们的选择非常简单,是让穷人活下去,还是让富人自杀?
  其实,这是没得选择的,也不是政策想怎么选择就能怎么选择得了的。目前是穷人已经开始杀人,政府一方面严惩凶手,一方面也在解决社会不公的问题,尽可能地缩小贫富差别。下一阶段必然是富人自杀的阶段,而且也正在出现。民航中南局局长自杀只是个案,还有很多个案将陆续出现。金岩石看见了这个现象,却试图依赖政策来规避社会行为的想法,未免有些天真。
  这是多年来贫富差距不断增大酿成的,不是一朝一夕促成的。为什么各国的房价泡沫最后一定会破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房价泡沫不破的道理。因为,房价涨到最后,就不是经济问题、货币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
  穷人杀人和富人自杀,只是泡沫破灭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两种现象。但是,殊途同归,最终会一起湮灭在泡沫之中。中国社会所要作出的努力是,尽可能地把这两种现象对社会的危害都减少到最小,不可能保证不发生。城市居民实在要买房,一定要考虑有至少10年的偿还贷款的能力,而且,这10年有可能是中国经济大萧条的10年。因此说现在涨房租,是十分可笑的。
  任志强、潘石屹攻击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说商品房无论价格多高,都让富人去买房。他们的理解是,国家应该把拍卖土地得到的钱给穷人盖房子,而不是降低商品房的价格。让那些富人去买商品房,国家用收税给穷人盖房才是正道。国家打压商品房,穷人还是买不起。大家应该关注的不是商品房价格,而是保障性住房分配是否合理,现在看里面存在太多问题,真正的穷人几乎没有从中得到好处,而是被迫购买商品房,最后却把矛头指向开发商,这是非常愚蠢的,真正问题出在政策的制定者!
  先不说这些理由是多么荒谬可笑,单说富人买房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一颗毒瘤,尽管这颗毒瘤不是像潘石屹所讲的“创可贴”所能治好的,但是,如果“创可贴”都不去贴,那中国经济和社会一定会化脓腐败和蔓延,最后会一命呜呼。那么,我们看看这些富人是如何买房的,他们的买房对社会、对房地产市场有什么好处。
  不管制度存在多少漏洞,商品房的价格也没有理由高得离谱,高房价要坚决打下来。因为这个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投资渠道的问题,而是坚决打击投机行为的问题。我在深圳工作了7年,上海工作了3年,我没见过富豪们拿自己的钱去买房子,他们的房子早已多得数不清,并且已经用各种各样的名目将资产转移到国外,他们根本就不会拿自己的钱来炒房子。
  上海、浙江是中国炒房最严重的地区,同时也是新增贷款发放最多的地方,但是也是2009年GDP下降幅度最大的地方。这里面的对应关系是,大量长三角的实体经济老板,拿到贷款后立马就去炒楼,一天也不耽搁。财经专栏作家吴晓波说,他的一位在杭州的朋友,拿到5000万贷款,1分钱也没有留在公司搞经营,立马去炒楼,说炒楼的收益是搞实业收益的几倍、十几倍、几十倍。我所认识的一位服装企业老板,原本是拿贷款准备去全国各大城市开500家连锁店,在银行贷了3亿元人民币,结果只留下了3000万元作流动资金,一家连锁店也没开,把2.7亿元人民币全部拿去炒楼。可以说,这也是两个地区GDP下降幅度最大的一个原因,如果坚决打击炒楼,以这两个地方的经济实力,GDP很快就会大幅增长。
  很显然,这种现象的发生不能怪这些老板,是因为货币政策出了问题,导致这些老板这样做。现在来调整这些政策完全是悬崖勒马,继续下去无疑会摔下悬崖。说什么富人买商品房,富人还需要商品房吗?他们无非就是把银行的贷款作一种转移支付,牟取暴利。真正的富人,像马云、江南春、史玉柱、曹国伟、丁磊、马化腾他们会去炒房吗?这种用贷款、假身各国的房价泡沫最后一定会破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房价泡沫不破的道理。因为,房价涨到最后,就不是经济问题、货币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
好心情
 楼主| 老哈 发表于 2011-10-12 10: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穷人杀人和富人自杀,只是泡沫破灭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两种现象。但是,殊途同归,最终会一起湮灭在泡沫之中。中国社会所要作出的努力是,尽可能地把这两种现象对社会的危害都减少到最小,不可能保证不发生。城市居民实在要买房,一定要考虑有至少10年的偿还贷款的能力,而且,这10年有可能是中国经济大萧条的10年。因此说现在涨房租,是十分可笑的。
  任志强、潘石屹攻击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说商品房无论价格多高,都让富人去买房。他们的理解是,国家应该把拍卖土地得到的钱给穷人盖房子,而不是降低商品房的价格。让那些富人去买商品房,国家用收税给穷人盖房才是正道。国家打压商品房,穷人还是买不起。大家应该关注的不是商品房价格,而是保障性住房分配是否合理,现在看里面存在太多问题,真正的穷人几乎没有从中得到好处,而是被迫购买商品房,最后却把矛头指向开发商,这是非常愚蠢的,真正问题出在政策的制定者!
  先不说这些理由是多么荒谬可笑,单说富人买房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一颗毒瘤,尽管这颗毒瘤不是像潘石屹所讲的“创可贴”所能治好的,但是,如果“创可贴”都不去贴,那中国经济和社会一定会化脓腐败和蔓延,最后会一命呜呼。那么,我们看看这些富人是如何买房的,他们的买房对社会、对房地产市场有什么好处。
  不管制度存在多少漏洞,商品房的价格也没有理由高得离谱,高房价要坚决打下来。因为这个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投资渠道的问题,而是坚决打击投机行为的问题。我在深圳工作了7年,上海工作了3年,我没见过富豪们拿自己的钱去买房子,他们的房子早已多得数不清,并且已经用各种各样的名目将资产转移到国外,他们根本就不会拿自己的钱来炒房子。
  上海、浙江是中国炒房最严重的地区,同时也是新增贷款发放最多的地方,但是也是2009年GDP下降幅度最大的地方。这里面的对应关系是,大量长三角的实体经济老板,拿到贷款后立马就去炒楼,一天也不耽搁。财经专栏作家吴晓波说,他的一位在杭州的朋友,拿到5000万贷款,1分钱也没有留在公司搞经营,立马去炒楼,说炒楼的收益是搞实业收益的几倍、十几倍、几十倍。我所认识的一位服装企业老板,原本是拿贷款准备去全国各大城市开500家连锁店,在银行贷了3亿元人民币,结果只留下了3000万元作流动资金,一家连锁店也没开,把2.7亿元人民币全部拿去炒楼。可以说,这也是两个地区GDP下降幅度最大的一个原因,如果坚决打击炒楼,以这两个地方的经济实力,GDP很快就会大幅增长。
  很显然,这种现象的发生不能怪这些老板,是因为货币政策出了问题,导致这些老板这样做。现在来调整这些政策完全是悬崖勒马,继续下去无疑会摔下悬崖。说什么富人买商品房,富人还需要商品房吗?他们无非就是把银行的贷款作一种转移支付,牟取暴利。真正的富人,像马云、江南春、史玉柱、曹国伟、丁磊、马化腾他们会去炒房吗?这种用贷款、假身份证、假收入证明去炒房子的人,正是利用信贷政策的漏洞,编织了中国的“庞氏骗局”。
  我曾经发起过“2004奔向东莞”的大型深圳市民东莞购楼活动,当天有461人去东莞买房,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在这个购房团里,真正是深圳市民想去东莞投资买房的少而又少,绝大多数人是内地来的。他们当天就买走了许多大型楼盘中的别墅。这件事情让我感到非常愧疚。试想,这些炒房者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所以说“炒房的人很有钱”,这话也没错,可是他们究竟有的是什么钱,就大可追究。客观地说,只有一些小炒家有可能抱着赚钱的目的,拿着自己的钱炒楼投机,最后大炒家们一哄而逃,小炒家们来收拾这一地鸡毛。几年以后,再回头看看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所有鼓吹高房价高地价的人都是中华民族的罪人,为几个贪官和奸商做吹鼓手,他们伤害的是中国普通百姓最善良最淳朴的感情。
  房产最后的结局就是“6540'’。这6540万套空置住宅大部分是银行贷款的转移支付,一旦贷款收缩而房价又大跌,风险将很快爆发。
  我们来看看2009年至今,中国的富豪的另一投资品黄金的价格。高盛2009年8月在原油价格147美元的高位时曾经高唱:原油价格要突破200美元。对于黄金,2009年12月,高盛依然公开宣布,把2010年黄金预期价格看高至1300美元/盎司。在这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高盛都传递给市场一个反面的预期,投资人应该理性判断出,这位国际投资大鳄正在准备出逃。高盛控制了9%的黄金市场,他一出逃,黄金价格必将大跌。
  我们还是先来说说原油。2008年5月6日,高盛发表研究报告称,未来两年内国际原油将由于供应短缺而上涨至150~200美元之间。这份研究报告由高盛首席分析师默提(Arjun N.Murti)撰写。2008年7月11日,中外记者采访我的时候,正值原油价格达到顶点,当天收盘价为147美元。我当即批驳了高盛的观点,指出原油价格很快将跌破100美元。
  事实上,从2008年7月13日,国际原油价格在高位盘整了3天就开始大幅下跌。但是,高盛在8月20日仍然发布报告,声称原油价格要突破200美元,理由是因全球需求增长和供应下降。我当时判断是高盛手中还持有原油没有跑掉,因为谈到市场供应问题,只有一个理由可以支持原油价格还会上涨的观点,那就是美国从伊拉克撤军。只要美国不从伊拉克撤军,原油供应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高盛没有能力左右美国是否能从伊拉克撤军,所以,原油价格必定大跌。
  同样,这一轮的黄金价格上涨也根本不是供求关系问题,黄金每年的开采量巨大,而且黄金用于工业生产只有17%的比例,基本上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所以,这一轮黄金炒作,同样是高盛等国际资本大鳄借助美元走弱猛炒黄金牟求暴利。这是资本的本性。因此,我在博客上提醒中国投资人不要跟风恶炒黄金。
  但是,随后发生了一件让我意想不到的事。2009年11月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045美元的高位出售200吨黄金给印度央行。分析此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参与爆炒黄金,主要是为了牟利,但是不排除这个组织被国际资本大鳄收买一起来哄抬黄金价格,从中牟取暴利。相信将来的事实,有可能证明这点。因为,如果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政治上向印度央行施加压力,傻瓜也不会在这个高位购买黄金,而且是200吨的海量。同样,国际基金货币组织也将如此恶劣的手段用于中国,2009年1 1月17日在与中国的谈判失败后,居然发表声明逼迫人民币升值。
  不管美元是否走强,只要中国不在如此之高的价位购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剩余的203吨黄金,国际黄金价格就将大跌。值得欣慰的是,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女士在台北公开阐明中国的立场,中国的黄金储备已经达到t045吨,成为第五大黄金储备国,而且,中国每年有280吨左右的开采量,2009年还出El了110多吨,因此,中国不会购买黄金。我向胡晓炼女士表示深深的敬意,因为中国没有必要和国际投资炒家一起爆炒黄金,去赚中国投资人的钱,因为现在80%参与黄金炒作的是中国投资人。
  历史常常会提供许多令人难料的契机。就在黄金价格被爆炒到1200元/盎司的时候,原油和铜铝镍锌锡等大宗资产价格全面暴涨,全球通货膨胀一触即发之际,迪拜房地产泡沫破灭。2009年11月30日,我研究美元的走势后发表博客指出美元开始走强,全球大宗资产泡沫即将破灭。时隔5天,美元见底反弹,全球黄金价格暴跌,纽约黄金收盘价为1162.50美元/盎司,一天跌幅达4.58%,成为历史之最,宣布了大宗资产价格泡沫全面破灭。
  然而,后面发生了欧元危机,许多投资人对纸币失去了信任,纷纷储备黄金,以便不时之需。在纸币没有恢复信任之前,也就是说在美元没有加息之前,黄金价格还将震荡盘升,但是很难站稳1300元整数关口,最高冲至1350元。
  对于全球经济来说,只剩下了中国房价泡沫还没有破。只有中国房价泡沫的破灭,才能宣布全球经济开始进入复苏。尽管中国每年只有4万多亿美元的GDP,但是,因为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加入了全球经济的大循环,中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因此,中国经济的影响力是不同凡响的。中国房价泡沫没破,根本谈不上全球经济的复苏。现在看来,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破灭后,中国房价泡沫也将很快破灭。这是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资产泡沫的凶险可见一斑。别看现在富人的资产大量增加,但是,有多少是泡沫谁也说不清楚,只有等风一吹,才能看见真实状态,或者说,只有等海潮退去,才能看见谁在裸泳。¥通胀来了,穷人如何保家保财
好心情
 楼主| 老哈 发表于 2011-10-12 10: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穷人来讲,经济形态完全是另一副样子。尽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仍然在3%以内,实际上穷人这个群体看见的是商品价格都在上涨。
  先来说房子。衣食住行,基本民生。2010年7月17日,中国社科院和北京工业大学联合发布《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该报告称,北京在社会建设方面仍面临高房价等挑战。报告说,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几年来呈扩大趋势,20%高收入者可支配收入是20%低收入者可支配收入的4.3倍。2008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25元,户均可支配收入64285元,以一般家庭每户住宅面积90平方米计算,2009年11月北京住房的平均价格为17810元/平方米,需要支付160万元,相当于一般家庭25年的可支配收入,房价收入比为25:1。
  这是什么意思呢?真正需要房子的人,就是房价下降50%,他们还是买不起。2009年一年,北京市就将房价拉高了一倍以上。现在来谈房价下降,普通市民还是望尘莫及。同样的道理,普通市民工资涨两倍,他们还是买不起房子。
  基尼系数,或译坚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基尼系数都超出0.4。200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8,已超过了0.4的警戒线,2009年已超过0.49,2010年预计将会超过0.52。
  经济增长增快,而贫富差距也在飞速加大,近3年中国贫富差距加大的速度跃居全球第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职工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中,证券业年平均工资为17.2l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其他金融业人均年工资8.767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1倍,航空业人均7.58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而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国有行业的职工不足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
  房价过高是拉大贫富差距的罪魁祸首。中国贫困人口数按照国际标准测算在世界上仍排名第二。我国政府2008年确定的贫困线仅为人均年收入785元,人均每天仅0.3美元,这与世界银行推荐的人均每天1.25美元的贫困线差距极为悬殊。正是由于收入分配的失衡,导致我国内需拉力不足,被迫严重依赖国外的消费需求和市场。贫富差距巨大不仅带来内需和消费不振,带来经济风险,还会造成普通大众的严重不满和社会秩序的动荡不稳,亟需采取措施从根源施治。
  然而,中国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却在拼命鼓噪,“个人收入拉开差距在我们这个发展与改革阶段是不可避免的”,果真如此吗?俄罗斯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俄罗斯的基尼系数从1991年的0.260扩大到1993年的0.409,此后,一直维持在0.4左右。14年来,为什么俄罗斯的基尼系数一直保持在0.4左右,一是俄罗斯将财政收入的大部分用于教育、医疗、住房和弱势群体等公共支出;二是多年来,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工资增长率长期保持高于GDP增长率;三是俄罗斯坚决降房价,坊间传闻,普京的一句话使奠斯科房价一年降60%。
  2006年6月4日,世界银行发表的报告称: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符合穷人的利益。这或许就是叶利钦和普京能在选举中不断获胜的原因。2006年,俄罗斯GDP增长6.7%,工资增幅却高达22.4%,人平均月工资10475卢布(约408美元),扣除通胀后实际工资增长13.4%;2007年上半年,俄罗斯GDP增长率7.6%,物价上涨6.2%,2007年6月6日世界银行在《(俄罗斯经济报告》中指出:2007年1~4月份居民实际收入和工资水平分别增长了II.5%和18.5%。2007年7月13日,俄联邦卫生与社会发展部部长米哈伊尔-祖拉波夫宣布,俄罗斯人的平均月工资已超过500美元。¥不贷款的人是中国最穷的人
  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已经被严重扭曲,过去是穷人没有钱被迫负债生活,现在是富人大量负债挥霍无度。不可思议的是,富人挥霍无度的钱却是穷人补贴给他们的,而且穷人正越来越多地用自己劳动创造的财富补贴富人,让他们继续挥霍无度。这种荒谬的逻辑,导致整个社会价值观的严重扭曲。
  没有在银行贷款的人,是中国最穷的人,这个群体在2010年约有8亿人。2007年以前,这个群体为10亿人,2009年开始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和建材下乡这种贷款消费的模式,被扩展到整个农村,在两年的时间里有两亿农民走进了贷款消费的“时尚”生活。中国城乡居民家庭负债比例急剧上升,但是,仍然有8亿人不仅没有在银行贷款,而且还有一部分存款。
  这8亿人恰恰是中国社会相对贫困的群体,他们缺少保障,之所以在银行有存款,是为了积聚一点应对子女读书和生老病死的钱,不幸的是这些钱正在补贴富人。谢国忠称,2009年3月末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为28.5万亿元,低利率等于向储户家庭征收了1.4万亿元的税(28.5万亿元乘以5%的应加利息计算得出)。实际数据比谢国忠的这个数据还要夸张得多,因为谢国忠没有考虑2009年人民币贬值23.3%的情况,当然,这贬值的幅度要分两年至三年传导到商品价格上。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城乡居民储蓄的形态,大约分三种:第一种是越穷越要存款的农民家庭,这些家庭一年的存款约为5000~20000元不等,是典型的保障型储蓄,然而因为人数众多,实际存款比例非常高;第二种是普通城市居民,许多是下岗工人出身,平时靠做点小生意为生,家庭存款在10000~50000元不等,很大因素是为子女读书、成家储蓄,他们是高房价受害最大的群体;第三种是农民工家庭和未买房的部分白领家庭,这样的家庭存款因素比较复杂,因为流动性较大,收入也不稳定。
  上面这三种储蓄形态的家庭,实际上构成了中国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我们强调中国社会必须建立财富平衡机制,实现土地财富的全民共享,很大~部分因素,是为这绝大多数人创造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让他们中间的许多家庭迅速跻人中产阶层家庭,形成中国社会特有的橄榄型结构,带动社会消费。
  实际上,2004年以来,这个庞大阶层的一点点财富,正在被疯狂地掠夺,到2009年,对这个贫困阶层的掠夺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时至今日他们家庭可怜的一点点存款还在缩水,仍然没有停止。因为这个群体庞大,尽管每个家庭没有多少存款,但是,集合大家的存款,那是一笔非常大的金额,在28.5万亿元存款余额中至少占据了60%,也就是说有大概17万亿元的余额。人民币贬值,实际上主要是他们的财富在缩水。
  这种荒唐的逻辑,是导致中国民间消费力衰退的主要原因,而中国民间消费力的衰退直接影响了生产,也就是中国产能过剩和城乡居民存款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本质上,是这么多的人的钱在补贴政府官员和少数富人的消费。
  与这些家庭节衣缩食相反,一部分富裕家庭却在疯狂地从银行攫取贷款,进行投资和消费。当然,主要是政府贷款消费引起的。其实,从2009年的情况来看,很多政府部门并没有钱,但能很方便地从银行贷出钱来。2009年,地方政府的负债从2008年2.7万亿元迅速上升到7万亿元。2010年更是在直线上升,很有可能突破10万亿元。这些贷款,很多是用于地方官员的消费,最后都要以货币缩水的方式平均分摊到每一个储户身上。
  这是一个对社会、民族的未来不负责任的年代,这是一个鼓励贷款消费的年代,这是一个只引进西方的消费观念却没能建立西方保障体系的年代,因此才会产生这种穷人补贴富人的荒唐逻辑,而且,谁都知道这种逻辑对应的是什么样的利益,但谁都没有办法去改变。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是197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在当年的颁奖典礼上曾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但这句话如果拿到现在的中国来说就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你懂得了穷人补贴富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懂得了中国的经济学。
好心情
 楼主| 老哈 发表于 2011-10-12 10: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经济学家通过分析发现,当今中国明显比以前富裕的同时,中国的穷人却更加贫穷了。虽然中国经济连年高增长,但中国经济却越来越不均衡。而这个不均衡,无论从连续上涨的高房价,还是从冰火两重天的证券市场,都可以清楚地被看到。从中国经济高增长而穷人的财富继续减少这一点来看,目前的中国经济显然不是穷人的经济学。中国的经济形态导致所有经济学原理都要重新定性,因为一个经济体同时容纳通胀和通缩,只不过是以贫富来区分。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经济结构继续扭曲的状况呢?要理解这点,我们就必须要理解中国经济的实质是穷人补贴富人的经济学。实际上,如果按照2010年上半年的CPI来计算,中国穷人在银行的28.5万亿元存款,将以货币缩水的形式补贴富人,仅这一项就高达1860亿元。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无论从国企垄断,还是从证券市场垄断,抑或是从国家的宏观货币政策、国家行政配置资产等多方面看,中国的经济政策很多是穷人补贴富人的经济政策。而这个经济政策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没有形成一个起点公平、有充分竞争形态的市场秩序。以至于处于社会底层,或者没有话语权的弱势群体,失去更多获得财富的机会。而穷人的财富,随时会因为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被拿来补贴富人。
  补贴富人的经济形态不只是发生在国内,也发生在国际贸易中。比方说,中国通过出口补贴美国。与美国相比,中国无论如何都是一个“穷人”,但是,我们却以廉价的劳动力和透支的资源,保证了美国人民的高福利和低通胀的幸福生活。¥学会泡沫化生存才能抵御熊市通胀
  我曾经向政府部门建议,面对目前的经济形势,想方设法扩大我们的消费群体的第一个办法,是把200万大学生的l 80亿元的助学贷款全部免除。和以往不一样,原来的大学生就业率在70%以上,尽管2009年上半年对外发布的就业率是68%,实际反映却只有30%,这是我们从广东、上海就业情况的调查当中了解到的。他们连工作都没有,还得还贷款,那还怎么消费,怎么生活?年轻人在经济调整中最该被关注,他们的消费力旺盛、新潮,关注他们对未来的走向是有好处的。第二个办法,我们中国恩格尔系数大于45%的群体还有2亿多人,这是联合国统计的数据。在中国宏观经济的指标中并没有提恩格尔系数,而这个系数对我们准确判定居民的消费是有好处的。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个人的纳税体系不完善,个人的银行征信体系不完善,这些方面的不完善,造成了我们很多宏观数据的缺失。这些群体不是通过政府减税可以扶持的,政府应该拿出资金支持老百姓。一年一个人新增1000元钱的消费,那么中国的消费市场就会得到改善,消费总量就会增加2000亿元以上。我们还需要关注城市里面未享受保障的农民工这个群体,我们现在有1.4亿名的农民工,在1.4亿名农民工当中实际上已经有6000万名农民工失业。如果这6000万名农民工在城市就地失业,对于城市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据此可以判断,我们面对即将发生的通货膨胀,是一种熊市通胀。也就是宏观经济仍然处在衰退过程中,产能全面过剩而消费不足,但是,因为流动性过剩,这些钱流入什么商品,什么商品就会涨价,因此,才会出现“辣不怕”、“蒜你狠”、“豆你玩”的现象。春节前柴米油盐酱醋茶还会全面涨价。熊市通胀将直接威胁社会稳定和民生安宁。
  那么,城市居民如何应对熊市通胀?没有谁知道现在是花钱买房子,还是花钱买债务。花钱买了房子还好说,毕竟还有房子在那儿,花钱买了债务那就难办了。
  什么是花钱买房子呢?这是对城市的中产阶层以上群体而言,他们手上还有不少闲钱,在考虑保值升值。钱放在手上十分不放心,大家对人民币的信任度已经降到历史的冰点,看上去是白花花的银子,一不小心就变成了给祖宗上坟的纸,那就是几代人白忙活。因此,大家一致认为,买了房子放在那总有个东西,所以大家一股脑儿地买房子。这叫花钱买房子。
  什么是花钱买债务呢?这是相对年轻的白领和穷一点的人而言,他们赚钱不多,坑蒙拐骗这一套都玩儿不来,平时在衣服上省一个角,咖啡上省一块糖,好不容易积攒了一点钱,这不,通胀要来了,多少衣服的角和咖啡的糖啊就这么不见了,的确心有不甘,于是,七弄八鼓捣,凑了一个首付,买了一套房,从此就没有好心情。偏偏还有个叫牛刀的家伙,不停地说房价还有一轮大跌,这要是把首付跌没了,那不是花钱买债务吗?
  有钱的买房子,没钱的买债务,但是大家还买来了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闹心。闹心是东北话,北京人有时也会这么讲。上海人可不这么说,一遇闹心时就自己骂自己:小瘪三,还不时自己给自己一个耳光。深圳人好赌,买了就买了,买后管他洪水滔天,落了个爽快。
  其实谁也不爽,原因是谁也不知道通货膨胀是怎么回事。网上有数据说,2009年上半年工业利润下滑20%,工业企业中有很多是上市公司,大家都在亏损,股票为什么还能不停地往上蹿?半年涨70%!早知如此,还不如多买点。可买了房子的也不亏,尽管找钱是越来越难了,深圳市还在说,城市居民收入水平11年来首次下降,这个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房,房价却半年涨了30%,有的涨了50%。明明都在赚钱,如果这就是通货膨胀,那钞票不是越来越薄,而是越来越厚,分明是天上在下钞票啊。这钱来得,让所有的人都成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那纷纷扬扬在下的不是雪花而是钞票。
  当然,如果这就是通货膨胀,那就没这么多闹心的事了。谁会在意天上下钞票呢?这比日全食还难遇见。现在怕就怕老天到时不是在下钞票,而是下刀子来催债,那就麻烦了。
  首先是花钱买房子的麻烦。谁花钱买房子都有那点歪歪的心,买来的房子至少要保值,因为我买来的是房子,不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所以,在买房子的时候,七算八算,是按揭时间越长越好,还是首付越低越好,多贷一点款,还款时间长一点,这样多余的钱可以再买一套,万一有什么问题,可以卖掉一套房子保一套房子。当然,傻瓜都知道,通货膨胀真正来了,央行首先就是加息,一次不够两次,两次不够N次,就像清朝时候的凌迟处死,现代人叫钝刀子割肉,肯定不如一次性把利息加到底好,就像肯定不如吃一颗子弹来得痛快,可偏偏央行给你来的不是子弹而是钝刀子。
  2008年9月15日之前,央行就是这样对待地产商的,可地产商命好,那肉还没割完,突然不割了,并把割过的给他补上。地产商就这样活过来了。活过来的地产商至今想起来都很后怕,中央政府让他们赶紧买地、开发、“保八”,没有钱让央行把投资准备金率下调,可地产商就是不敢买地。不怕死的什么时候都会有,但是会越来越少,因为往枪口上撞不怕,面对钝刀子,谁还敢嘴硬?有数据为证:2009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41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7%。同时,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505亿元,比去年同期回落23.6个百分点。楼卖得很好,但开发商就是不敢开发新盘,不敢拿地,中央政府没办法只好赶着央企去做地王。城市居民还没有经过这种钝刀子割肉的感觉,谁又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其次是花钱买债务的麻烦,日子也不好过。人又不是驴子,牵着不走骑着飞跑,谁愿意去花钱买债务呢?这不是没办法嘛。就这么一套房,房价涨的时候是没法卖的,跌的时候呢,又十分闹心,总像别人借了米还了糠一样。到首付跌完,问题来了,一是银行的利息加上来了就没那么容易降下去;二是生活成本比房子涨价前提高了一倍:三是该死的薪水不仅提不上来,反而在下降,这不能去和老板说,因为老板会板着脸告诉你,现在生意难做,就你这职位,还有许多眼红的在排队呢。你还能说什么?
  早先看过一本小说,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叫做((菲菲小姐》,说的是法国人打不过普鲁士人,普鲁士人马上就要来了,虽说是“马上就要来了”,而不是已经来了,可这个即将引来普鲁士人的法国小镇居民自知打不过普鲁士人,就越来越颓废了。人们整天不知道该干啥,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抵御普鲁士人,在日复一日的焦躁中,居然希望普鲁士人早点来,不管普鲁士人来到后会是怎样的奸淫掳掠,反正普鲁士人是要来的,晚来不如早来。
  现在,不管是花钱买房的,还是花钱买债务的,都希望通货膨胀早些来,因为通货膨胀肯定是要来的,而且肯定会“奸淫掳掠”,可是人们挡不住,因此只有唯一的希望,通货膨胀早来。
  我们为什么不能抵御通货膨胀呢?
  过度负债而收入下降,是2009年以后中国城市白领家庭的基本趋势。本人走访了白领集中的上海、北京两大城市,发现从今年开始有房贷的家庭,七成家庭月供比例超过家庭收入的五成;生活成本原本只占三成,但水电油气全面调价增大了成本,提高了不少;所以,每月积蓄不到一成,旅游、购物等消费大为减少。
  按发达国家的白领收入月供比例,房贷月供占家庭总收入的30%比较合适。中国城市白领家庭房贷月供占家庭总收入40%,风险系数正在加大。从2009年的住房按揭贷款增加幅度来看,中国住房按揭贷款从2003年的3329亿元,至2009年9月末,加上银行公积金贷款已经突破4万亿元,贷款增加数以年均75%的速度增长。从总量来看,美国的住房按揭市场发展50多年,其住房贷款余额也不过在3万亿元左右,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刚发展不到10年,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就达到3.3万多亿元,加以公积金住房贷款7000多亿元,已经超过了4万亿元。
  现在来看,假如CPI上涨3%,住房贷款月供比例超过50%的家庭,每月就开始人不敷出,不仅积蓄没有了,还将开始负债。对他们来讲,要么增加收入,要么降低生活质量,要么继续啃老。但是,生活成本处于上升通道时,是没有办法降低的。如果银行再加息2%,那么,2009年买房的年轻白领,断供将成为常态。这对中国社会来说,是首次发生的经济现象,其后果不亚于美国的次债危机。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一种十分有害的心理。有人认为,如果发生通货膨胀,那么至少收入会增加。抱有这种侥幸心理的大有人在。这种情况放在美国,那没问题,美国有强大的工会组织,一发生通货膨胀足以让资本家加薪。但是,在中国不行,加薪这条路实际行不通。因为在这个时期,经济正是在加税的通道运行。中国的企业税赋很重,如果再给员工加薪,那很多企业会关门大吉。
  还有一种盲目乐观的心理,那就是如果实在不行就把房子卖掉。可是,你的房子是在房价泡沫最严重的时候购买的,只要央行宣布加息,许多房子房价要跌去30%~500,首付款都跌没了,你还怎么卖?当回收流动性的时候,囤积在炒家手上的大量住宅会爆发性地投向市场,有价无市的局面很快形成,还怎么卖房子呢?
  中国住宅市场是严重畸形的市场,已经埋下了足以颠覆中国经济三驾马车的巨大隐患,导致资源错配,资产价格猛涨,产业结构型矛盾加剧,社会购买力被高房价吞噬殆尽,再印钞票也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我认为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加薪无望的家庭,应该采取措施,将大房子换成小房子,小房子改为租房,手上留一点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抵御通胀就要懂得投资理财。但是,中国的住宅市场泡沫已经非常严重,以购买住宅来进行避险其实无险可避,而且,一旦泡沫破灭,首先就是住宅价格的暴跌。因此,我们不妨考虑采取组合型投资理财方法,将实业投资、股票债券投资、黄金珠宝投资等方式结合,获得熊市通胀的生存法则。
   
好心情
 楼主| 老哈 发表于 2011-10-12 10: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中国房价泡沫破灭倒计时

    中国房价泡沫离破灭仅有一步之遥。这一轮的房价泡沫破灭,将影响许多普通家庭。大多数人只是面临生活质量下降,但是,问题会出在住房贷款上。如果首付款都跌没了,再来承担过高的月供,月供还有意义吗?现在购买住房,不仅无险可避,而且,将面临资产大幅蒸发。
  “6540”,是中国经济的堰塞湖、中国社会矛盾的引爆器,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在一帮开发商、专家和媒体的城市化的忽悠下,中国连一个小小的县城都再造新城,全中国各地都在拆了建、建了拆,事实上社会财富在这种拆了建、建了拆的过程中,丝毫没有增加,但是,GDP翻了几番。这样的GDP反映不到社会财富的增加上来,导致决策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误,终于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很显然,连续6个月电表读数为零的6540万套空置住宅,绝不是空置住宅的全部,实际数量比这要多得多。从大的数据来说,30年前1.7亿套的存量房,现在已经拆除8000多万套,剩余的9000多万套分布在中国城市的两极,一极是大的城市,北京、上海、苏州、西安等400多个城市;一极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中西部的一些古城。被拆掉的重新建起来的房子大多是一样,钢筋水泥的森林而已。那么,这30年来,我们拆了建、建了拆的幸存下来的住宅大约有1.8亿套,加上9000万套的存量房,共2.7亿套住宅,实际居住人口5.4亿人,平均3口之家,实际居住住宅只需1.8亿套,按人口正常流转需要的住宅2000万套计算,大家看看,我们空置了多少住宅?我们浪费了多少土地?凝固了多少财富?助涨了多少泡沫?
  从小的方面来说,全中国的许多城市大片大片的社区,亮灯率不足50%。大片大片的住宅一个人也没有,却奇奇怪怪全部被卖出去了。房子全部被开发商卖完了,却几年没人入住,这是什么房子?其实,这就是泡沫。
  泡沫总是要破的,泡沫的衍生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政府面临的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化解泡沫,一种是刺破泡沫。化解泡沫的时机,对中国而言已经错过了,那剩下的是唯一选择,那就是刺破泡沫。¥房地产市场还值得投资吗
  中国有两个资本市场,一直备受资本的关注。
  一个是股票市场,一个是房地产市场。而把房地产市场也当做是资本市场来做,即使不是中国首创,也是中国在这个时代,在2009年全面放大了房价泡沫,把房地产货币化做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的结果。在房地产货币化的同时,是社会财富分配的巨大不公,是全民财富的两极分化,也是导致中国经济深幅调整的原因之一。所以,中国的资本市场面临全面危机。
  我们从来不否认房地产的投资属性,但是,在培育房地产投资市场时应该有明确的方向性,那就是在房地产产品中适合投资的商铺、写字楼、租赁型高级公寓等等可以在资本市场发挥作用,而对于以民生为主的住宅应该致力于全民财富的均衡增长,而不是权贵们肆意掠夺城市居民财富的平台。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政府明文规定,公屋(相当于经济适用房)5年后可以出售,出售的收益大约可以占到房价的25%~30%。这笔财富对新加坡公民是均衡的,人人可以享受。而在中国现有的住房体系之下,不能保证所有的中国城市居民都能从住房上享受到应有的财富的均衡增长,造成了社会的极大不公。
  所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了资本市场。大的权贵垄断土地,小的权贵炒买炒卖,如果遇到市场问题,政府政策将被调整,财税资源将被调动,从而保证房价、地价的稳定。
  因此,我支持大家投资股票。中国股票的总市值在3400点时是30万亿元,和我们一年的GDP差不多。尽管股市的扩容速度不宜太快,但是,就现有的经济总量来讲,中国的上市公司还是太少。2007年12月份,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全球金融衍生品日交易量达到596万亿美元,全球的GDP是60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品日交易量10倍于全球的GDP,现在看来虚拟和实体经济相距太大,泡沫也就破灭了。因为在过去20年间,平均GDP增长是3.5%,平均的贸易增长是7%,也就是一倍于GDP。
  2008年美国股票总市值为18万亿美元,在2009年3月最低点时是10.7万亿美元,跌去了7.3万多亿美元,半年时间,道琼斯指数重返万点之上,股票总市值也就恢复到了接近18万亿美元。2008年,美国GDP总量是13.98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总量的18.3%,却只相当于股票总市值的75%左右,从这个比值看,中国股票市场至少还应该扩容25%,扩容空间还非常大。
  关键不在于股票市场有多大的规模,而在于建立好股票市场的社会规则,让股票市场成为中国全民的投资渠道,从而有效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这种说法基于三个前提,一是增强股市的投资功能,使投资人能从上市公司的业绩中享受到投资收益;二是强有力的法制体系的保障,杜绝骰票价格操纵和一切欺诈行为;三是建立股票经纪人的信托责任体系,为投资人承担风险。
  中国也只有股票这个资本市场才能培育成一个法制健全的市场,而房地产市场完全不能作为一个资本市场来培育。到目前为止,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有过把房地产市场培育成资本市场的成功范例,中国完全没有必要去做这种淳种徒劳无益的尝试。2009年的市场现实,已经清楚地让中国社会认识到,助长房地产的投机行为,只是为权贵们提供了一个掠夺全民财富的平台,对中国实体经济的振兴,对中国社会财富的平衡,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没有一点好处。所以,资本市场在发挥资本的作用的同时,应该用法治的精神,建立垒民财富均衡增长的良好机制,这也是资本战略发展的需要。在我们抑制房地产投机的同时,才能保证投资环境的公平和正义,让全民财富在资本市场上得到均衡增长,将会极大地提高城乡居民的购买力,从而扩大国内消费,消化过剩的产能,真正迎来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进入新一轮的繁荣。¥离破灭仅一步之遥的房地产泡沫2009年10月,道琼斯指数在美国次贷危机以来首次重上万点,预示擎美国实体经济的见底复苏,也预示着第二次金融海啸预言的破产。美国道琼斯指数从14600点的高位,跌至2009年3月2日的6740点,直到重上万点,走出了一条惊心动魄的曲线。同时也可以看出,美国社会对刺激经济所作出的方向选择和努力。
  2009年10月中旬,中国发改委也公布了一个数据,那就是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2.8%,环比上涨0.7%,连续7个月环比上涨。还有两个数据,一个是2009年9月新增贷款达到5167亿元,比市场预期的3000多亿元高出许多,还有一个是地方政府欠债突破5万亿元。我们先看看后两个数据。后两个数据说明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失败,即使美国宣布退出经济刺激计划,中国也没有办法退出。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大量的钱投到铁路、公路和基础建设上,减少贷款将导致大量的烂尾工程;另一个是中国房地产已经货币化,减少贷款将直接导致房价暴跌。
  我们来看地方政府的欠债。地方政府欠债突破7.38万亿元的数据,是发改委公布的,那就意味着仅仅只是公布了在基础建设投资上的欠债,在大兴土木大量兴建政府办公楼等楼堂馆所方面的欠债,并不是地方政府的所有欠债,因为还没有包括公费旅游、吃喝接待方面的欠债。这笔欠债如果公布出来,同样很惊人。地方政府解决欠债有三个办法:一是对冲,就是用财政收入偿还,但是,根本不可能;二是投机,把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但是这样很多资产将会变着法子流进个人口袋,对偿还债务作用不大;三是营造一个“庞氏骗局”,最后由银行来冲销。
  这两个数据的公布给市场增加了一个预期,那就是尽管中国还没有到加税周期,但是,税收将会大幅增加,这其中包括二手房交易税和物业税。不加税无法应付政府庞大的开支,向企业征税已经到了极致,因此,只有转向个人征税,而转向个人征税的最大空间显然不是所得税,而是房地产的交易税和持有税,而持有税属于新开的税种,空间非常大,即使土地出让金大幅下滑,依靠物业税也足以维持正常增长。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中国的房价泡沫已经巨大,基本上相当于1986年时期的日本、1996年时的香港。很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房价泡沫的时候,产生一种臆想,那就是提出了许多如果,如果日本政府当年不颁发《土地融资限令》,日本的房价就不会破灭;如果董建华不推出8.5万套廉租房的计划,香港房价泡沫就不会破灭。而历史是没有如果的。现在回过头来看,不管日本有没有((土地融资限令》,不管董建华会不会推出8.5万套廉租房计划,这两个地方的房价泡沫都会破灭。
  中国房价泡沫比当年的日本要严重得多。日本股市没有大跌前,日本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市值只占股票总市值的11%,而中国仅在A股上市的123家地产公司和近170家与地产相关联的上市公司的市值就占A股总市值的17%(包括中国建筑),如果加上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地产公司和在中国证监会排队等候IPO的30家公司,那就是一个规模极为庞大的制造泡沫的机器。道理很简单,这些房地产上市公司本身都不持有物业,没有固定资产,连龙头老大万科的固定资产都只有市值的5%,一旦破产,这些房地产公司什么都没有。
  不过说他们什么都没有也不一定正确,他们最大的资产就是泡沫资产——土地。而土地在中国正在变成一种可怕的金融工具,充当的只是金融衍生品的作用,而把土地作为公司资产上市也是最近3年的事,这之前是严格禁止的。中央政府关于土地方面有很多诸如两年没有开发予以收回的禁令,很遗憾,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2007年的情况来看,地王的结局都很悲惨,但是,2009年又重演这幕悲剧,而且更加疯狂,是为什么?就是为了圈钱。
  2008年9月,日本人看见中国的土地卖出了那么高的价格,也按捺不住冲动的喜悦。日本静冈县带来伊豆半岛一块150万平方米的土地到上海来挂牌出卖,永久产权,随意规划,价格多少呢?每平方米78.88兀人民币,还不如中国一个四线城市的乡镇土地价格。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很小的国家,那土地才是真正的稀缺,而价值呢?再说填海吧’成本每平方米也只需要600~1000  ,看看土地的真实价值,再来看看地王的价格,泡沫焉能不破?
  所以,中国房地产泡沫离破灭只有一步之遥。不管是加税,还是加息,或者是别的诸如《土地融资限令))之类的产业政策出台,都会刺破泡沫。比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艰难跋涉,比对中国城市居民收入的缓慢增长,再来比对房价的连续上涨和地王的不断出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中国房价泡沫是钢铁做的?中国房价泡沫就不会破?拭目以待吧。现在购买住房’不仅无险可避,而且,面临资产大幅蒸发。¥中国房产面临长期贬值
好心情
 楼主| 老哈 发表于 2011-10-12 10: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资本流向让市场越来越混浊。我之所以用混浊这两个字,是因为国际资本已经改变了流向,大量的资金流向了一个不可知的地方,方向不明,所以混浊。有经济学家用虚拟资本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这是不科学的。我们通常说,要对经济规律抱有敬畏之心,可是,美国次贷危机以后,我们发现经济规律尽管不可抗拒,但是却极易改变,而且许多游戏规则可以随时被打破,而打破了游戏规则引发的严重后果,由下一届政府和晚一个时代的民众来承担,这才是人类最大的危机。美国如此,中国亦如此。
  说一个市场普遍关注的表象吧。在2009年以前,美元和黄金的关系,是一种制衡关系,美元涨,黄金跌;反之,美元跌,黄金涨。现在不一样,美元涨,黄金跟着涨,还拉着原油一起涨。美元黄金一起涨,黄金对货币的制衡作用就自动消除。我们有许多荒唐的经济学家一个劲地叫嚣,黄金猛涨,美元危机。那是胡扯,黄金猛涨,美元危机那是放在以前,现在黄金对货币的制衡作用消除了,他们的涨跌已经不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而是推波助澜。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两个对手的合作,两股敌对势力遇到更强劲的对手,就会走到一个战壕里来。但他们肯定会反目为仇,等把共同的敌人赶跑了,自己就互相干起来。现在的美元和黄金就是这种关系。那么,什么东西比美元和黄金更厉害,而且成了他们共同的敌人呢?孵就是流动性。泛滥的流动性,将绞杀一切商品的真正价值,摧毁生产与消费。我们都知道货币理论上有三个名词:MO、Ml和M2。金融学上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各国对MO、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MO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中国现阶段也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MO指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Ml: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O+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指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十居民储蓄存款。在这三个层次中,MO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O;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这样我们就容易搞清楚其中的道理,M2与社会总需求有关。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这十来年,我们的M2一直保持在16.5%左右的增长。2009年的国务院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M2目标为17%,这就已经考虑了增大货币供应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举手通过。
  社会财富没有增加,而货币多投放会导致什么后果呢?很多人都会回答,那肯定会发生通货膨胀啊。可是,我们并没有看见千万种商品平均价格加权指数的上涨,而是万千种商品价格更加低廉,中国民众的购买力不足,而所有的商品产能都在过剩。当然,经济学家一直就有这么两种学派,一个是费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学派,理论核心是,只要多发行了货币就是通货膨胀,因为货币相对商品贬值了;还有一个学派,是萨缪尔森学派,主张千万种商品加权指数上涨才能认为是通货膨胀。
  明眼人一看,这里会出来一个名义上的通货膨胀和实质上的通货膨胀,费里德曼讲得正是实质上的通货膨胀,而萨缪尔森讲的是名义上的通货膨胀。2009年以后,中国还会发生房价上涨,但是,都不可能是实质上的上涨,而是名义上的上涨,实质上在以后漫长的年代,相对货币价值,中国房价至少有10年的下跌。2009年的上涨已经透支了未来十多年的价值,只有不负责任的经济学家才会说房价长期肯定看涨。什么是长期?什么是短期?对资产来讲、对人生来讲,10年就是长期,在10年里价值都已经被透支,那就是长期下跌。
  回过头来,再来看看多发的货币去了哪里?中国经济的深层矛盾是民众购买力不足而产能过剩的矛盾,所以,多发的货币最好的流向是去了老百姓的口袋,然后,全体国民开始高消费,有了消费热潮,才能带动生产,才有宏观经济的尽快复苏。正像我们所看见的新增发的货币都流进了楼市和股市,促使了资产价格的上涨,衍生了经济泡沫。增发的货币大量流进了股市,股市的泡沫就要破灭;货币流进了楼市,房价就要长期下跌。中国人忽悠的本事天生的高明,没有通胀,他可以忽悠一个通胀预期。就连央行行长也多次强调所谓的通胀预期,岂不知通胀就是通胀,经济学上根本就没有通胀预期这个名词。而泡沫就是泡沫,泡沫是掩盖不了的。
  以涨价的方式去房地产库存化,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大量库存的商品是以连续7个月涨价的办法被抢购一空的。中国的房地产在2009年做到了,但是,随之而来,人民币的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和通货膨胀应声而来,中国民众将要以漫长的辛劳为流动性的泛滥埋单。每一次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而对本币都会出现大幅贬值,2002年如此,2007年也是如此,2010年也无法逃脱这个局面。所以,以后漫长的岁月,不管人民币对美元如何升值,对本币都是贬值的,如果再诱发通货膨胀,直接导致的是中国社会财富的缩水,而不是资产价格的实质性上涨,明白了这个意思,就应该明白了中国现在的房价对应宏观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城市居民的购买力存在多么巨大的泡沫。要化解这个泡沫,需要漫长的时间,日本花了20多年,中国所花的时间有可能更加漫长,这就是未来中国房价不可能上涨的道理。¥作好泡沫破灭前的准备
  高房价泡沫的破灭已经一触即发。这个泡沫破灭的趋势,也已基本明朗。许多有识之士作出过很多努力,试图化解泡沫,但是,遭到了在高房价中享受巨额利益的群体的强烈反对,致使从2005年开展的为期三年的宏观调控无疾而终。并且,随后在一夜之间,政策面180度大转弯,放大楼市泡沫,把中国经济送上崩溃的疯狂末路。
  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了。很多人都在思考,政府会不会保护有房人的利益?我想政府应该会这么做的,可是,问题是政府如何保护有房人的利益?政府还有什么能力来保护有房人的利益?发货币吗?津巴布韦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不发货币吧,烂尾楼烂尾工程遍布神州。这样一个结局,将是对所谓的房价上涨地王频生现象的极大嘲笑。
  开发商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又重提拐点论。其实现在要到来的不是什么拐点,和2007年“927”房贷新政以后面临的市场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不是什么房价回调走进下降通道,下降到一定的时候,达到了市场购买力允许的水准,成交量还会放大。现在的房价是降不下来的,而一旦房价降下来了,那就是山崩海啸式的狂跌。我们不希望看见这种局面,中国社会承受不起泡沫破灭的后果。
  怎么办?还有什么路径实现这种房价非理性上涨的理性回归,促成中国经济的软着陆?2009年8月26日各大网站同时刊登了两条消息:一条是美联储开始悄无声息地撤回资金,整个货币供给在上两季是以187%的速度飙升的,而经过2009年4~8月中旬的季节性调整后增长骤减,年利率降到了8%。再举个例子,2008年9月,货币储备从100亿美元一下子膨胀到近l万亿美元,而从5月中旬开始,储备经过调整开始以43%的速度下降到目前水平在8000亿美元左右。由此,我们再看两个货币供应的衡量标准:M2和MZM(联储银行流动性资金),已经开始收缩。M26月中旬开始以13%的速度缩小,而MZM则较上年同期减少了2%。
  还有一条是奥巴马11月首度访华,或继续游说中国买美债。奥巴马政府宣布未来10年政府预算赤字总额预期为9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上次公布的预期数字,后者仅为7.1万亿美元左右。同时,政府还可能宣布,将2009年度预算赤字估算值下调至1.58万亿美元,比先前的估计少2620亿美元,这是因为政府实际用于救助金融产业的资金少于预期。如此背景下,奥巴马尤其需要获得中国这一最大债权人的支持。
  这两条消息告诉我们,美国已经开始收货币放国债了。中国无法不去购买大批美国国债,因为如果中国不去购买美国国债,美元就将开始实行兑人民币的贬值,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就将形同废纸,我们加入WT0的种种作为,都是在为美元打工。我们如果满足美国人的要求,那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将忍受通货膨胀带来的痛苦。美国本土,将继续低通胀高福利的经济增长模式,却把高通胀输人中国。
  这也就是房价短期内无法下降的外在原因。而内在的原因就是,权贵阶层认为,城市居民还有一定的购买力,于是制造种种谎言营造高房价的良好气氛,要把最后一批购买力盘剥殆尽才罢休。等到通货膨胀真正来的时候,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居民已经失去了任何抵御通货膨胀风险的能力,许多人在高负债下生活,最后被迫放弃房子。指望政府这个时候来保护你的房子,那是幼稚可笑的、不切实际的妄想。但这不影响我们提几点建议,因为这不是与虎谋皮,而是与狼共舞。
  一是尽快开征物业税。对普通城市居民居住的第一套普通住宅免于征收,第二套改善型的住宅适当征收,而对持有三套以上住宅的课以高额持有税,用这种办法促使市场增大供给,减少中国社会财富在不动产上的空置和浪费。国土部门要全力清理被开发商囤积起来的土地,重新规划,定出推盘时间表,对两年以上没有开发的住宅用地一律收回,重新推向市场。
  二是设法控制人民币的升值。美国在2008年以来收国债放货币时,人民币贬值了13%左右,那么,在美国将于2010年开始放国债收货币时,同样以这个幅度保持人民币的升值,绝对不能让人民币的汇率大幅波动。控制好人民币的汇率,也是维护中国本土不动产价值的一种方式,尽可能地实现不动产价值的理性回归,而不是一夜暴跌。
  三是在2009年房价上涨幅度最大的十几个城市,全面推出大规模的质优价廉的普通住宅,避免更多的普通居民在已经弱化的购买力上再去经受一遍高房价的盘剥。风险一旦来临,购买超出普通城市居民实际购买力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住宅的人,那是房价泡沫破灭最先受害的群体。而这一批人没有享受到经济的繁荣,却让他们最先受害,这是很不公平的。¥地王是酝酿房价泡沫的顶峰
  谁也不能开土地的玩笑。中国人一向敬畏土地,土地爷爷是一种神灵,总是在冥冥之中庇佑苍生。我并不迷信,但世道使然,触犯了土地神灵是要遭天谴的。同样,在中国把土地拿来炒买炒卖,并借此哄抬房价的人,也是没有好结果的。因此,每一轮疯狂的炒地,就是房价泡沫破灭的前奏。
好心情
 楼主| 老哈 发表于 2011-10-12 10: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怪事出在央企争当地王。舆论大哗,群情鼎沸。争当地王显然没有问题,是因为老百姓没权利反对,而这又是政府非常欢迎的一件事,所以没问题。
  大凡去争抢地王的,绝非一般好汉,而是有背景的大腕。既是大腕,在抢地王时,考虑的就是非常人所考虑的问题。比方说,常人考虑的问题是,买来这块住宅用地,然后开发住宅产品,卖一个好价钱,所以,在常人的想象中,现在土地价格决定了未来两年房子的价格,土地价格高了,自然未来的房价就高,其所谓面粉与面包的关系。可是,争当地王的开发商不是这么想的。
  开发商是怎么想的呢?比方说,2009年中化方兴争抢广渠门地块,把民营开发商无情地边缘化,它又有什么能力可以在未来两年内把这块地变成一片住宅,而且卖出一个能赚钱的价钱?他在举牌40亿元的时候,考虑过这个问题吗?没有。那么他考虑的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就有必要考虑中化方兴是一个什么背景。
  中化是中国著名的央企,承担着中国石化产品的全球经营战略。中化方兴是中化的二级公司,承担着大型国家工程的建设项目。他们在从事全球贸易时,一直是囤积化工之类的产品,资源配置比较单一,因而,早就有过进行资产与资源的重新配置。由于房价的大幅上涨,他们发现土地资源的增值幅度远比化工原料的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要大,再加上广渠路这块地原先是个化工厂,他们很熟悉,采用囤积土地的方式重新配置资源,达到提升资产价值的目的。至于以后,房子能卖什么价钱,不是他们现在要考虑的事。
  还有一种央企争当地王的情况,他们不是像中化方兴这样考虑,考虑更多的是把土地当做一种金融杠杆,去撬动更大的资本。在中国的证监会,有30家开发商准备IPO,圈钱近千亿,干啥呢?买地。拿到土地,就拿到公司的成长空间和未来预期,就拿到良好的收益和分红,何乐而不为?中国的开发商本身都不持有资产,就连龙头老大万科固定资产也只有市值的5%。如果开发商破产,那他们甩给银行最大的资产就是土地。可那时,这些土地可能一文不值。不管是资源配置也好,还是金融杠杆也罢,他们首先考虑的都不是什么房价的问题。奇怪的是,中国的买房人一看见土地价格的飙升,首先想到的就是政府在助推房价,其次想到的是以后房价还要涨。所以,地王在市场上的客观效果刺激了一部分人出手买房。但是,他们并没有考虑,市场吹大的泡沫不等于未来的价格。
  2007年,当地王此起彼伏的时候,人们看见的是什么呢?看见的是房价的最后上涨,最后在所有地王诞生之地,房价大幅下跌。但是在中国社会的努力之下,房价泡沫正在得到有效化解,房价开始理性回归。事过两年,再来看看当年的地王,广州27块地王中24块没有开发,其中8块受到政府处罚。上海的地王要么退地重拍,要么退还给政府。深圳、北京的地王,大多空置。就连万科东莞地王,也只得悄悄地转给他人。开发商争当地王后连开发的勇气都没有。
  普通城市居民真正的购买力本来就不高,一下陷进由高房价挖掘的长达二三十年的债务陷阱之中,我们只有祷告上苍,不要发生像莫斯科的今天、美国的昨天、日本的前天一样的房价泡沫的破灭。因为一旦发生泡沫破灭,首先受害的是我们无辜的普通城市居民。因为他们的房子既不能变现,又没有其他的现金来源,这堆泡沫资产将葬送很多家庭的幸福生活。¥房价泡沫破灭何处开始
  我建议所有不顾民族大义、毫无廉耻、唱涨房价的人,都去石家庄看一看。你们无视中国老百姓的购买力,无视中国经济的空前困难,继续以垄断和掠夺的方式,炒买炒卖民众赖以居住的房子,大量衍生经济泡沫,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中国证券报》曾报道,河北省会石家庄市的房价2009年7月份同比下降5.5%,同比降幅居全国首位;二手住房价格同比下滑7.5%,同比降幅排在第二。这是石家庄房价自6月同比下降5.8%以来,再次大幅度下降。石家庄市房价已经连续两月同比降幅全国第一。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只是一个表象,更为严峻的深层矛盾将就此爆发。
  熟悉石家庄的业内人士都知道,2009年7月22日,石家庄市政府颁布刺激楼市的政策,明令取消"9070"户型新政政策。这个早已名存实亡的政策,是没有必要专门取消的,专门颁布一个文件,无非是想以信心刺激一下市场。到了这个地步,表明政府早已知道市场的真实情况,只是不愿意站在民众的立场来考虑问题罢了,希望抱住开发商的大腿,把市场弄起来。
  石家庄房地产的真实情况如何呢?2007年年底,河北省启动“三年大变样”工程,石家庄先是大量拆迁改造,再通过把地高价卖出,来获得新的城建投资资金。大拆迁短期内带来大量住房需求短期内急剧增加,致使2007年石家庄房价上涨幅度在全国排名前列。两年后,在那一场大拆迁中获得土地的楼盘,纷纷开盘。2008年石家庄市土地报建数量十分惊人,算上回迁改造面积有4500万平方米之多。而与之对应的,是弱小的需求:石家庄2007年房地产市场最好的时候,新房销量也只有170万平方米。
  4500万平方米的供应,一年只有170万平方米的需求,造成了石家庄市到处都是未完成工地的凄惨景象。然而,政府已经没有退路,只有加快卖地速度,才能保证土地财政的这根链条不至于断裂。2008年,石家庄市卖地892.24公顷,政府土地出让纯收益18.78亿元;2007年石家庄卖地1054.66公顷,政府土地纯收益25.86亿元。石家庄市政府2008年土地出让纯收益目标是30亿元,在2008年目标根本没完成的情况下,2009年又再次加码,提升到了50亿元。石家庄市市长艾文礼2009年8月11日向“全国百家媒体”介绍石家庄市经济运行情况时说,2009年、2010年两年石家庄计划投资1111亿元,做146个城建项目。
  而现在面临的实际情况是,房价、地价同时开始暴跌,房地产泡沫已经开始破灭。同时,同样面临严峻局面的还有合肥、大连、成都、长沙、太原、武汉、西安等二三线城市。大连在建、在售、在开发的项目3000多万平方米,而一年的销售仅为600万平方米;长沙在建、在售、在开发的项目2600万平方米,一年的销售是400多万平方米。然而,谁也停不下来,为什么?土地财政的链条不能断。
  土地财政成了高房价的巨大推手,在许多二三线城市表现了同质化的趋向。因此,带来的市场反映也基本相似。由于购买力与商品价格完全脱节,房价的暴跌在所难免,只是市场在寻找一个暴跌的突破点而已。原来市场的视角一直在关注一线城市,而现在的情况是,流动货币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造成了市场旺销的假象,引起了某些错觉。现在看来,这一轮房价泡沫的破灭将从二三线城市开始,逐步蔓延到一线城市,引发高房价的全面崩盘。
  要维护高房价不崩盘,最好的办法是分3年时间给购买自住性普通住宅的城市居民予以货币补贴,数额大约为9万亿元。中央政府2010年在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的投资中,拿出9000亿元兴建社会保障住宅,现在看来是杯水车薪。如果无法拿出这9万亿元,如果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无法提高到与房价相均衡的水准,那剩下的只有一条路:泡沫破灭,究竟是谁来埋单?¥房价泡沫破灭前的征兆
  这一轮房价泡沫因央行滥发货币而起,也将因央行回收流动性而破灭。所以,城市居民要密切关注央行何时回收流动性,作好应对房价泡沫破灭的准备。
  一般来说,这一轮泡沫破灭前会出现以下征兆:
  一是美国开始放国债收货币。2009年11月,奥巴马访华,向中国政府提出一笔非常庞大的购买美国国债的计划,美国政府在美元汇率上都会作出明确表示。这笔国债数额的大小,决定中国的出口市场有多大和人民币存在多大的升值空间。相比较日本当年而言,人民币加速升值就是房价黼破灭的开始。
  二是央行开始回收流动性。央行的货币政策在哄抬房价方面是走在市场前面的,而在调节供给平衡市场方面往往滞后,等央行开始回收流动性,已经表示流动性不可遏制了。过去回收流动性,是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开始的,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加息,而这一次很有可能先加息,再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所有个人房贷最早受到冲击。
  三是恢复二手房交易税费。在二手房交易比较频繁的城市,财政收入那出现下跌,北京、上海、深圳、杭卅I、南京等城市财政收入下跌的幅度最多达到35%,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手房交易税减免了90%,这一块成了各地财政上的窟窿,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填补,只得恢复征收交易税费。四是投机炒卖比较严重的城市成交量大幅下滑。中国楼市主要不受供求关系影响,老百姓早就买不起现在的房子,最后一点购买力,也被通胀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人民币贬值等谎言忽悠进了楼市,所以,无论地方政府、开发商和媒体再怎么使劲忽悠,成交量也无法放大。泡沫资产开的出现显现效应,市场普遍认识到泡沫的危害。五是商品涨价风起云涌。流动性在推动资产价格上涨、放大资产价格包沫后,将会不断流入各种商品,包括猪肉、大豆、牛奶、油料、糖等,尽管这些商品大多供过于求,但是,资本会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和现在房价的上涨一样,只不过比房价上涨的周期更为短暂,却更加猛烈。以上征兆,都是房价即将破灭前的市场表象。同时,中国出国留学和投资移民比例大幅上升,新生儿出生率大幅下降,结婚成了中国城市白领一件很奢侈的事,居而不婚是一种社会思潮。因为,大多数人没有办法结这么昂贵的婚。同时,普通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普遍下降。这一切都意味着房价泡沫将要破灭。
  那么,出现了这些征兆,普通城市居民怎么办呢?大多数人只是面对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但是,更大的问题会出在住房贷款上。很多人本来就是两代人支付首期,一遇到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就很有可能还不起月供,最好的办法就是,准备两年以上月供的资金,以应付泡沫破灭。现在的问题是,一线城市房价下降的幅度有可能超过30%以上,那么,首付款都没有了,月供还有意义吗?
  每个家庭面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是,月供增加却不可改变。如果首付款跌没了,再来承担过高的月供,显然没有意义。这是一个真正两难的选择。2008年年初发生的全国退房潮,影响的绝大多数是楼市炒家,而这一轮的房价泡沫破灭,将影响许多普通家庭。¥决定中国房价泡沫破灭的四大经济现象
好心情
 楼主| 老哈 发表于 2011-10-12 10: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将要发生这四大经济现象,国际国内的环境决定了中国房价泡沫的破灭。一线城市房价至少将跌去50%,全国70个大中城市整体房价将要跌去30%。中国在这个时代,注定要经历这场劫难,既然躲不过去,那么不如勇敢面对。
  +-1.美元指数站稳90点并高位震荡
  2010年,美元在同欧元的搏斗中,稳操胜券,成功地解脱出来,并展开同黄金的搏斗。
  在法治环境上,美国国会于2010年通过了金融改革方案,其目的就是维持美元的稳定,在201 1年上半年,美联储将正式宣布加息,美元指数重新大幅走强,黄金价格出现暴跌。
  在美国非农人El减少,PMI指数突破50%,GDP增长3.5%的环境下,美元指数将于2012年站稳90点上方,逐步打压黄金价格。此时,黄金价格被逼入1045美元下方,有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底部,最佳买点为920美元。
  美元指数站稳90点,宣告了美国经济从次贷危机中解脱出来,开始出现新的复苏。此时,为降低制造业成本,以美元定价的铜、铝、镍、锌、锡等大宗资产价格大幅下挫,而中国因进口大宗资产过多而导致PPI居高不下,再加上土地成本过高、税赋压力过大、薪资成本过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被削弱等因素,很多民营企业开始倒闭,企业主被迫降价卖出不动产。+-2.中国基尼系数突破0.54,贫富分化严重中国2009年,基尼系数达到0.49,超过国际警戒线,在亚洲地区22个国家中排名第一,贫富分化极为严重。
  拉美经济泡沫破灭时,巴西基尼系数是0.52。日本房价泡沫破灭时,日本的基尼系数是0.53。中国房价泡沫破灭时,基尼系数将达到0.54。+-3.刘易斯拐点将于2012年出现在中国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转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2012年,刘易斯拐点出现时,长三角、珠三角蓝领工人薪资水平将要突破3000元,并以此宣告,中国长达20年的人口红利被政府瓜分完毕。+-4.中国实际通胀率突破10%2012年,即使国家统计局继续用数据造假,也无法遮住实际通胀率突破lO%的事实,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PPI可能突破12%。两者相关,无法掩饰。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GDP可能滑落至6%~8%之间,无论如何是保不住的,货币将继续贬值。地方政府债务在2012年突破15万亿,最高峰值将出现在2014年要突破20万亿。政府不抓住时机,采取强有力的手段,到2014年整个经济可能面临崩溃。¥25~34岁泡沫预测定律
  在阅读这节前,先阐明几个结论:与房价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人口统计学、政府利益和炒作;房地产是中国2000~2020年的支柱性行业,是地方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在物业税推出之前,政府是房价上涨的最大受益者,也将会是房价下跌的最大受害者;婚育人数决定着中、低端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必然也直接影响到整个房地产市场。
  从人口结构的动态变化看,房地产行业最辉煌的日子已经过去,以后骡是骡,马是马,好企业脱颖而出,差企业该淘汰的淘汰。房价最疯狂的岁月已燃为灰土,40岁的中年人也许会在有生之年再次看到疯狂,不过比起1998~2009年,那只是小儿科,好比肺炎之于重度感冒,长江之于钱塘江。
  2010年开始走下坡路,2020年一般房产商的好日子彻底走到头,而用于旅游、养老、假期等用途的高档住宅将成为新的热点。
  未来10年,面对25~34岁婚育人口数量的萎缩,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政府在房地产(主要为卖地收入)上的财政收入面临着市场剧烈动荡的风险。由此,政府在房地产上的财政收入,将会逐步与市场的兴衰变化脱钩。或者说政府在“房子”的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上力求有所作为,比如物业税的推出。而物业税的推出必定在2010年大批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成之前。利益大头的政府在行动,积极自救,房地产的利益集团必将松绑(未必会分化)。但是这个并不意味着房价的崩溃式下跌。物业税征收必定是全民性的,至多先富人后穷人,先两三套的后一套的。“一套不征,二套狠征,三套往死征”,这是一相情愿。总体而言,新游戏中,地方政府对房价的托手,从两只变一只,百姓将是赢家,政府平局,开发商是输家。如果地方政府不彻底撒手,输家殊死拼搏,未来10年房价不会崩溃式下跌,而是长期缓陧向下。
  火暴房地产带来的房价上飙,让地方政府的“主食”日益精美。一般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至少50%以上来源于房地产,据说徐汇区的房地产收入是上海市最低的,也在30%左右。近年来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速大于GDP也是源于房价上涨和市场的火暴。为什么我们知道某些地方官员在地产行业里面很是腐败,可又很少听到相关官员的落马?只怕与政府暧昧的态度有着很大关系。
  而人口结构问题,将彻底摧毁这种利益链,一举成为房价泡沫破灭的引爆器。因为中国的买房大军,一夜之间像潮水般不知退向哪里,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中国大量过剩的住宅和建筑房产业大军,望着空荡荡的房子而目瞪口呆。
  横向对比,英国、德国、日本人均国土面积分别只有中国的55%、59%、40%,但人均住房面积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分别达38平方米、38平方米、31平方米。如果光用人均国土面积来计算,中国人口即便超过20亿,人均住房面积仍可比英、德、日要多,土地的数量根本不是问题,也丝毫不是什么稀缺资源。实在不行,填海成本也极低。
  再来看,中国1978年人口为9.6亿人,其中城市人口只有20%,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6.7平方米;2007年中国人口近13亿人,城市人口超过4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却达到28平方米。1950年美国人均住房也只有26平方米,现在人口增加l倍,而人均住房面积增加一倍多,超过70平方米。阿根廷人均土地面积是美国的2.1倍,但是2005年阿根廷人均住房面积只有22平方米,不但远比美国少,甚至比中国还5.-o.俄罗斯面积远多于美国,人口不到美国的一半,但是2006年俄罗斯人均住房面积只有20.8平方米,比中国还少,计划到2015年赶上中国现在的水平。
  当今世界经济是泡沫式的经济。维持泡沫,必须有等量以上的后继资金持续注入,一旦后来者数量大幅下降,必然导致泡沫的破灭,股市如此,楼市亦然。
  从人口统计学来观察,我发现一个惊人的规律:楼市疯狂上涨之后,当25~34岁这个群体数量走到历史低点或附近,一个国家的楼市就会崩溃(我将其命名为“25~34岁泡沫预测定律”)。为什么?因为这个群体正好是婚育年龄,买房是一种“刚性需求”,一旦这种“刚性需求”下跌,前期大量炒作资金无法出逃,泡沫也就破灭了。可以说,25~34岁婚育人口数量的剧烈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的兴衰存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下面以“1990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和“2007年美国次级债引发的房地产崩溃”为例。
  日本在1990年、1991年股市泡沫破灭后一两年,房价开始长期下跌,而这个时间点正好是25~34岁人口数量达到一个历史的低点。这个历史低点相对前一个高点有20%左右的降幅。下图画圈部分即日本在1 990年时25~34岁婚育群体的出生时间和数量(见图1)。{TP183}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楼市崩盘。画圈部分为2007年时25~34岁婚育群体的出生时间和数量(见图2)。
  {TP184}如果我们以2005年美国高档房地产市场的下跌为计算起点,那么这个规律将更加精确。在我国,25~34岁婚育人口的低点是在什么时候?以5年为单位计算,是在2010年。图3画圈部分,为2010年时我国25~34岁婚育人口的数量(见图3)。
  {TP185}如果再精确些,我国25~34岁婚育人口的低点是在201 1年。相对2000年的高峰,2010年有着30%的降幅,超过了日本20%的幅度。从下图中(见图4)还可以看到,2010~2020年25~34岁年龄段会有23%的涨幅。在2020年,将出现我国历史上25~34岁年龄段人的第三个高度。不过它远小于1995年的历史高峰,再者,1995年之后,在2000年有着25~34岁年龄段的第二高峰。可见,2020年掀起的价上涨,力量有限,与1998~2008年的涨幅和时间跨度都不可相提并论。不过有一点我们还需要注意,90后这一代(准确讲是1986~1995年)更多的人有着独生子女背景,相对来说,购买力也更加强劲。令人宽心的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会将之有效抵消。2000~2008年老龄人口人数上涨,老龄化比重从7%增到8.3%,而到了2020年会达到17.17%,翻了一番多(见图5)。
  从老龄化角度讲,2000~2008年的上涨的确有些“货真价实”,8年时间,老龄化增长率仅为1.3%。但预计2008~2018年将增长8%,翻了一番!
  {TP186}有朋友问我,大崩盘或者说拐点(变化必须绝对明显)何时发生,能不能给一个精确的时间?那么,我们来看看日本与美国的房价上涨经历吧。我先用画图来说明(见图6~图7)。{TP187}很奇怪的是,在人口低谷之前的3~5年,是两国楼市最疯狂的时刻。美国楼市最疯狂时间是在2002~2005年之间;日本是在1986~1988年之间。两个时间点都是在楼市崩盘和人口低谷发生的前3~5年。巧合的是,中国楼市最为疯狂时刻是2007年,未来3~5年,你说会是有怎么样的景象?
  具体到年份,那我们就重点关注下2012年吧。
    在这里我重点要讲的是:80后将是中国高房价的最后一批埋单者。他们是购房风险最大的年龄点。也就是说你买了房之后,房子基本等着贬值,而面对婚育和长达10年左右缓慢的下跌跨度,你又不得不买。在2013~2015年,全国整体房价在大降价后将出现阶段性底谷,这应该是一个阶段性买点,从人口结构来说,这个买点至少可以让你在5年之内不贬值。婚育人口在2011年出现30%降幅的低谷,之后在2015~2020年可能(仅仅是可能)再次疯狂(相对下跌后的疯狂),之后中国人民头上“新三座大山”之一的“高房价”将彻底“休眠”。95后婚育之时,已告别房价泡沫。
   
好心情
 楼主| 老哈 发表于 2011-10-12 10: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畅想?

    2012年泡沫破灭,2013年是一个中国财富重新分配的元年,中国经济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机会就在眼前,就看我们如何把握。我们将怎样重新创造我们的财富、建构我们的未来呢?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需要生活。威廉·詹姆斯的告诫是永恒的真理。生活,不能没有未来,不管这种未来充满多少艰辛和困苦,我们也要寻找生活的希望。从前面几章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是怎样被高房价拖进了死胡同,我们又是付出了如何巨大的代价,做了如何巨大的努力,牺牲了多少人的财富和幸福,我们,究竟会得到什么?
  民生经济学的一整套学术体系,其实就是建立在土地财富全民共享的基础上。只有实现土地财富的全民共享,才有中国经济的繁荣,才有中国社会的稳定,才有中国民众的安居乐业,才有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希望。我将用毕生的精力创建民生经济学,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宁寻找理论支持,并指导中国未来的社会实践。
  作为民生经济理论体系最重要的一环,货币理论将彻底摈弃“温和通胀”的想法,放弃掠夺性经济当中最本质、最具破坏性的“温和通胀”理论,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所谓“温和通胀”的本质就是容忍政府掠夺民众的财富,这也是把中国经济拖进死胡同的症结之一。在通缩和通胀面前,倘若无法平衡,宁肯选择通缩,也不能提倡“温和通胀”。
  在穷人通胀中,我们如何生存?在富人通缩中,如何规避风险?前文我们已经讲述了很多,下面,让我们来展望一下2013年中国经济体制的一些重大变革、经济发展趋势和我们的生存理财方法。¥货币体制开始纠偏
  没有一个健全规范的货币管理体制,就不可能有健康运行的经济体系。中国30年来,货币大幅贬值,30年前的100万元如果不用于投资,现在只值15万元。这样的货币首先谈不上稳定,更谈不上诚信。货币本身缺乏诚信,如何在全民建立诚信体系?所以,中国的货币不仅仅对中国持币人,而且对全球其他国家货币也要具备基本的诚信。+-1.货币增速当纳入法律体制严格限制从货币增速看,全球其他国家货币很少有超过G D P3%的现象,大多数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和管理货币增速。美国国会立法规定,M2的上限为5%。这个规定,尽管没有对应GDP增速,是因为美国国民并不关心GDP这个数据,再加上GDP的增速和CPI的增速之间差距很小,所以,在M2的增速上限上只设定了目标。但是,美联储的这个目标是硬性的,美联储主席和美国总统都无权超越。
  而中国在M2增速上完全是随意性的,这样岂不出大问题?谁不想多花钱?但是,这个钱事关国民财富,政府可以随意乱花吗?2009年,1M2增速高达29.74%,这是天方夜谭的事,中国就偏偏出现,经济岂能不垮?通货膨胀岂能被遏制?尽管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确定了M2的上限为17%,但是,有人监督吗?监督管用吗?这才是搞垮中国经济的本质原因。
  所以,中国应当对。M2的管理制定严格的法律,任何人不得违反。从中国国情出发,中国的M2应该对应GDP和CPI的数值差,以不高于3%为上限,也就是每年GDP的涨幅减去CPI的涨幅,然后加上3%,此为最高上限,任何人不得违反。因为,一突破这个最高上限,就是掠夺全民财富,是不能被允许的。尊重国民财富,才是真正尊重国民。掠夺国民财富,不管是以何种手段,都是对国民利益的侵犯,是一种犯罪行为,任何借口都不行。+-2.彻底消除负利率状态负利率尽管不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但却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状态。美国最长的状态为零利率,但是,不至于产生很长时间的负利率。而我们的负利率不是市场行为,而是人为的,也就是说,是央行故意为之。
  央行的神圣天职,是为了维护币值的稳定。中国的央行为了商业银行的利益,在存贷款之间故意制造了一个很大的利差,为了保证商业银行赚取暴利。比如说,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为2.25%,而贷款利率为5.76%,中间的利差为3.51%,全部转化为商业银行的利润。而美国是0%~1.5%,中间的利差为1.5%。这就是中美两国银行利润完全不同的地方,中国的利润是美国的130%。
  商业银行能赚钱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可它赚的是谁的钱呢?表面上看,商业银行赚的是贷款户的钱,贷款越多,利润也就越大。其实不然,中国的商业银行赚的钱很大一部分是储户的钱。如果没有储户的钱让商业银行能够盈利,中国的商业银行尽管在利差的巨大利益下,也难脱全部破产的命运。为什么?
  中国的商业银行原来一直是政府所有,那么政府在经营银行业时有很多是政府行为,因此,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造成了大量的烂账、坏账。组建股份制银行后,这一堆烂账、坏账被剥离出来,谁来承担呢?汇金公司。汇金公司的大股东就是央行,也就是说,这些烂账、坏账都由央行承担。
  那么央行既然承担了这些烂账、坏账,就一定会从什么地方加倍地赚回来,而且要赚得神不知鬼不觉。这种手法就是货币贬值,在利率为负的状态下,悄悄掠夺存款人的财富。一般判断负利率状态主要依赖C PI数据和一年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差距,因为国家统计局在统计CPI时过多考虑了政治因素,实际CPI要比统计局的CPI高出很多。即使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计算,2010年8月CPI为3.5%,利率为2.25%,实际负利率为1.25%,老百姓存款1万元,每年缩水150元。
  负利率状态不仅掠夺了老百姓的财富,更重要的是逼得老百姓在经济状态不好的情况,依然要去投资。而投资又没有好的去向,很多人不懂外汇,不懂国际市场投资方法,只得在国内的几个市场进行投资,股市血本无归,只有房子目前在泡沫还没有破的状态下有保值和升值的功能,于是,大家都去囤积住宅,这是造成了6540万套空置住宅的本质原因之一。
  遏制房价,主要是消除负利率的状态。在央行被千夫所指万夫痛骂的时刻,央行应该立刻改弦更张,提高利率。从趋势上判断,央行进入加息通道是2011年上半年,首次加息将实行不对称加息,目的就是消除负利率,给存款人一点信心和希望,在通胀和通缩之间,作一个预期的平衡。+-3.建立M3的货币体制这个问题太过专业,我简单来谈。M3=M2+其他货币性短期流动资产(国库券/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M3最发达的国家就是美国,而中国现行的货币体制当中没有M3,也从不公布M3,这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
  债券市场,实际上也是一个庞大的投资市场。中国一直致力于发展股市和楼市,忽视了债券市场。造成这种现象,表面上看上去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实际上是决策层有意为之。因为股市可以大量圈钱,圈来了股民的钱,可以不必对股民投资收益负责。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债券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中国股市还将是一个赌场,愿赌服输的民间理论充满血腥。
  而楼市其实上也是地方财政不可或缺的圈钱之道,试想,当中央通过直属企业垄断了所有国家资源的时候,地方政府还能找到比卖土地更便捷的赚钱之道吗?显然不能。因此,楼市调控看上去只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矛盾的一个反映,其实暴露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分配不均,这种楼市状态必然充满掠夺和血腥,直至泡沫破灭。
  纵观中国的投资市场,最有发展空间的是债券市场。相对股市和楼市,债券市场有更稳定的投资收益,比存款利息略高,也不存在暴利,因此,应该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然而,政府尽管可以大量发债,但是如果不致力于跑赢通胀,那么债券市场也是很难发展的。目前中国来说,政府应该通过建立M3,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使债券一举成为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投资产品,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利。¥开征房产税推广至全国大中城市
  中国政府正在成为一个最大的利益集团,所以近几年改革的意愿一直不强,全社会征信体系荡然无存,阳光法案永远停在嘴上,社会财富没有平衡机制。房价泡沫破灭,促使政府反省自身,激发改革愿望,重新掀起改革浪潮。而财税体制不改,其他的经济改革根本无法推动。
  痛定思痛,政府再不推出房产税已经说不过去了,也无法纠正中国社会出现的两极分化的体制缺陷,政府在掠夺穷人的同时试图保护富人的利益,结果不仅没有保护成功,反而促使富人财富大量缩水,内需不振,投资无门。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看出,城乡居民的消费实力没有增强,富人即使拥有万亿财富千幢豪宅,也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最后落了一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要提高城乡居民的购买力,首先就要建立社会财富的分配机制。那么,拥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缴税,应该成为房产持有人的一种自愿自觉的行为,并培养多交房产税的荣耀。没有这种胸怀,就会重犯第二次错误。而对未来中国来说,民众绝对不允许政府部门重犯第二次错误。
  所以,对政府来说,减政和征税要同步运行,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减政,对政府来讲无疑是痛苦的,政府机构的臃肿与庞杂已经到了民众无法容忍的地步。不减政,收来再多的税也不够政府开支,更不够贪官污吏挥霍,也会将改革的成效付之东流。要减政,首先要清理闲杂人员,将一大批官员下派基层,帮助普通百姓渡过时艰。减少文山会海,减少政务开支。铺张浪费,任何时候都是犯罪。所谓减政,首先就要把共青团、妇联、工会这些群团组织从公务员队伍中剥离出来,自行运营,不管他们的工作具有什么意义,都不能让纳税人来养活,而改由基金会等出面支持。这一板斧砍下去,将减少政府当中巨额不合理的开支,清理一大批闲杂人员。其次,政府的一些非职能管理部门该合并的合并,坚决缩减行政经费,保护纳税人的利益。
  只有减政充分,中国的房产税开征起来才有意义。从经济趋势上看,中国全面开征房产税应该在2013年,2011年只会在部分城市先行运作,以解决6540万套空置住宅中存在的严重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尽管利益集团疯狂阻挡,但是,是挡不住的。因为民众的力量,已经被6540万套空置住宅激发出来,随时爆发大规模的呼喊,其势已不可阻挡。
  现在的问题是,开征房产税具体的操作,一定要保护民众的利益。也就是说,只拥有一套普通住宅的家庭,绝对不是征税的对象;根据中国国情,拥有的第二套住宅,因为有出租收益较多,所以,只能象征性征收。真正课以重税的是三套及以上住宅持有人,一直要征得他们把房子卖出为止,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全民征信系统初步建立
好心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热线
400-1234-888 周一至周日:09:00 - 21:00
公司地址:襄阳市樊城区长虹路现代城5号楼188

创客帮MAKER.BAND青少年创客创意社区是一个融教育、科技、体育资讯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专注于教育创新、专注于科技体育、专注于教育资讯。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